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推动我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

    张学良;周泽林;汤新云;

    县域经济是我国宏观经济的压舱石,也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最大短板。长期以来,县域经济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发展,县域经济理论在研究视角、研究范式、研究内容及发展模式探索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区域经济理论的差异性特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县域经济发展实际,从县域经济定位、县域经济功能、县域经济结构、县域经济作用四个方面系统剖析县域经济的理论内核。此外,文章还梳理了我国县域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探索和主要经验,并对“十四五”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进行了阐释。

    2023年06期 v.34;No.240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经济理论与经济热点

  • 性别视角下生育意愿研究

    石智雷;郑州丽;

    使用2014年和2021年“湖北百县生育调查”数据,研究性别视角下生育意愿的性别差异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相对于女性,男性的生育意愿更高,男性二孩生育意愿比女性提高了32.36个百分点,三孩生育意愿提高了76.56个百分点。在使用反事实方法处理可能存在的选择性偏差后,性别差异依然显著存在。同时,随着人口政策的放松,生育意愿性别差异也因生育空间释放而逐步扩大。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一性别差异只出现在男性占据优势地位的传统婚姻匹配模式中,它通过男孩偏好和性别分工来调节男女的生育意愿。男性的男孩偏好提升了男性的生育意愿,而“生育-工作”冲突则降低了女性的生育意愿。同时,这两种调节机制随婚姻匹配模式的转变会逐渐消失。

    2023年06期 v.34;No.240 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三农与合作经济

  • 内生动力对城乡相对贫困的影响——基于“智”与“志”的分析

    陈杰;卢洁玉;朱红根;

    首先,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计算样本家庭多年收入均值,以降低单年收入波动性引起的偏差,从而较为准确地测算出相对贫困发生率。研究发现,采用家庭人均纯收入中位数40%、50%及60%的相对贫困标准,2012—2018年间,城镇相对贫困发生率分别保持在11%、16.5%、22.5%左右,农村相对贫困发生率分别保持在12%、19%、26%左右。其次,检验“智”与“志”对缓解相对贫困的作用。结果显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农村地区,“智”与“志”对缓解相对贫困均具有显著作用,且“志”的边际作用均高于“智”。

    2023年06期 v.34;No.240 2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公共经济与管理

  • 电子发票政策如何促进企业纳税遵从?——基于“税务便利”的视角

    陈思霞;张春雨;张冬连;

    基于一项以推进“税务便利”为目标的电子发票政策试点,使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构造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税务便利能否提高企业纳税遵从。结果表明:电子发票政策显著提高了企业增值税实际税率,促进了纳税遵从。机制研究表明:电子发票政策便利了税务机关的征管,促使企业“自觉”报告应税收入;同时,电子发票政策降低了纳税人的发票管理成本,并为纳税人带来了更高的纳税遵从收益,减少了企业避税。

    2023年06期 v.34;No.240 3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6K]
  • 增值税减税对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余红艳;沈坤荣;孙丽;

    基于2004—2019年省级数据,实证分析增值税减税对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增值税减税显著提高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地区制度环境发育越好,其增值税减税效应越突出,且“营改增”后增值税减税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有所增强;增值税减税通过技术创新、融资约束路径影响制造业生产率,人力资本积累路径则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增值税减税所带来的税制结构优化推动了地区制造业生产率的提升。鉴于此,立足财税环境现实,增值税减税应注重策略的调整,在税制优化中增强减税成效;提升增值税减税的技术创新、融资约束路径红利,加强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减税力度;同步优化直接税制,拓展税制结构转变所带来的减税空间,推动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06期 v.34;No.240 4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6K]

经营管理

  • 拟人化有助于缓解机器人服务失败后的顾客不满吗?——责任归因的中介作用

    汪旭晖;苏晨;

    基于归因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tereotype Content Model, SCM),通过2个实验,探讨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程度(高vs.低)对顾客不满的影响以及责任归因的中介作用和服务失败类型(过程失败vs.结果失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服务失败情境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会负向影响顾客不满;责任归因在服务机器人拟人化影响顾客不满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服务失败类型调节了服务机器人拟人化对顾客不满的影响,并调节了责任归因的中介强度。研究结论可以为酒店、餐饮等服务行业制定服务机器人选用策略以及缓解机器人服务失败后顾客的负面反应(顾客不满)提供参考。

    2023年06期 v.34;No.240 5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财务与会计

  •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政府采购在市场中的稳定作用——基于企业经营风险的视角

    步丹璐;王钰涵;

    稳中求进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探究政府采购对市场的稳定作用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企业经营风险视角,以2015—2019年获得政府采购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深入考察政府采购的市场稳定功能。研究发现,政府采购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且这一效果主要通过提高产品市场地位和缓解外部融资约束实现。异质性检验表明,政府采购促进企业经营稳定的效果在采购主体行政层级较高、经济衰退期以及政策扶持对象创新投入较高时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采购的稳定效应会通过供应链溢出至被采购企业的上游。研究结论既为“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融合交织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设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3年06期 v.34;No.240 71-83+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7K]
  • 审计收费与宏观经济风险预测

    张志远;马永强;

    基于2006—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分省份加总层面的年度数据,检验审计收费信息对宏观经济风险的预测功能。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加总的审计收费增长与未来经济增长显著负相关,与未来经济波动程度显著正相关,表明审计收费具有对未来宏观经济风险的预测功能。加总的审计努力成本同样能反映未来的经济风险变动趋势。进一步检验发现,小规模事务所审计收费对宏观经济风险的预测功能更强。此外,审计收费的预测期长度大于会计盈余,而且审计收费对经济风险的预测作用在不同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下呈非对称效应。

    2023年06期 v.34;No.240 8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3K]
  • 国企高管晋升预期可以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吗?

    张璇;汪明慧;曲文;

    基于隐性激励视角,以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国企高管晋升预期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国企高管晋升预期越强,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好,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晋升预期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在地方国企和景气行业企业中更为显著。文章从晋升预期角度对高管激励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进行了解释,为进一步研究高管激励与企业绩效及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3年06期 v.34;No.240 9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