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与经济热点

  • 人口老龄化、再分配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政治经济一般均衡分析

    景鹏;吕有吉;王明璐;

    通过构建一个内生公共教育政策和养老保险政策的世代交叠模型,考察人口老龄化对再分配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着眼于当前世代福利的政治经济中,生育率下降将增强再分配政策调节力度并使其向老年人倾斜,同时促进经济增长;老年期存活概率上升的具体效应取决于物质资本产出弹性和老年人政治影响力,参数基准取值下将削弱再分配政策调节力度并使其向成年人倾斜,但有利于经济增长。在关注当前及未来所有世代福利的社会计划者经济中,生育率下降不影响再分配政策且促进经济增长,老年期存活概率上升将削弱再分配政策调节力度并抑制经济增长。相较于政治经济一般均衡结果,社会贴现因子越大,社会计划者经济中的再分配政策越偏向成年人、经济增长率越高。因此,政策决策视角和社会贴现因子是影响再分配政策调节和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2023年03期 v.34;No.237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3K]

城市与区域经济

  • 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是否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程刚;赵长娟;

    采用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和Landscan人口动态分布数据,考察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约束条件。研究发现:多中心空间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显著的先缩小后扩大的U形趋势;部分省份因多中心水平过高而出现城乡收入差距加剧的问题,但多数省份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尚未达到最优水平。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和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是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而城市之间的地理距离在多中心空间发展模式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2023年03期 v.34;No.237 15-27+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 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创新搜索战略的影响研究

    李光辉;孙浩骐;

    基于企业研发行为视角,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的年度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企业创新搜索战略的影响。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显著增加了企业创新搜索的深度,抑制了创新搜索的广度,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行业竞争程度会正向调节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与企业创新搜索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对沿海省份企业以及民营企业创新搜索战略的影响更明显;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并且这种积极效应一部分是通过增加创新搜索深度和减少创新搜索广度实现的。

    2023年03期 v.34;No.237 2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国际经济研究

  • 贸易战、风险敞口与中间品进口

    蒋慕超;舒莉;邓兴华;

    基于2017—2019年中国进口产品数据和美对华加征的出口关税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评估美对华贸易战如何影响中国的中间品进口。研究发现:随着中美争端程度加深,关税冲击的负面影响会逐渐显现。第三、第四轮产品关税中,美对华加征的出口关税对中国从美国的中间品进口产生了显著负向影响;同时,这种关税冲击促使中国增加了从欧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间品进口,即贸易战促使中国对这些国家产生了正向的进口转移效应。进一步研究出口与中间品进口在供应链上的密切关联发现,产品面临的出口关税风险敞口越大,中间品进口增速的下降幅度越大。

    2023年03期 v.34;No.237 4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9K]
  • 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特征的国际对比研究

    刘金全;刘悦;

    以探究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特征为出发点,选取资源进出口国家、持有大量美国外债国家以及与美国合作紧密的发达经济体这三类样本,运用TVP-VAR模型研究美国量化宽松与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对不同经济类型国家的溢出效应特征。研究发现:经济结构单一、边际进口倾向与出口乘数偏大的国家在面临货币政策外溢冲击时表现得最为脆弱;外汇储备结构缺乏灵活性、美元资产占比过高的国家也会面临严重的资本缩水风险,而资本管制一定程度上能规避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冲击。因此,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稳步启动的同时也要谨慎防控美国货币政策的输入性风险,更加重视科研创新,努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减少对于进口的依赖;完善货币篮子结构,避免以巨额外债和国际热钱作为核心外汇储备,分散外汇储备风险;继续加强资本管制,努力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提高汇率双向波动弹性。

    2023年03期 v.34;No.237 5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三农与合作经济

  • 农业信贷担保、信贷供给与农业经济发展

    罗剑朝;胡杰;

    基于信贷供给视角,使用中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探究农业信贷担保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信贷担保可以显著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农业信贷担保通过刺激农业信贷供给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即农业信贷供给在农业信贷担保和农业经济发展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农业信贷担保对农牧业发展影响最强,林业次之,渔业最弱,同时对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强。

    2023年03期 v.34;No.237 6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公共经济与管理

  • 地方政府竞争、税收任务与税收超收——来自2008—2015年全国税收调查的经验证据

    侯石安;谷雨;

    基于2008—2015年中国税收调查数据,探讨地方政府面临的税收任务对企业税收超收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当年的税收任务设定值越高,对企业的税收超收越严重;地方政府竞争越激烈,税收任务对企业税收超收的提升效应越弱。地区异质性分析表明,税收任务对企业税收超收的提升效应在完成税收任务的压力大、财政自给率高以及东、中部地区更显著;企业异质性分析表明,税收任务对税收超收的效应在内资企业、政治关联程度弱的企业、小微企业以及隶属于地方税务局征管的企业中更为明显。为此,应完善地方官员绩效考核制度、优化税收任务的编制方式,以提升企业税收激励作用。

    2023年03期 v.34;No.237 8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财务与会计

  • 其他综合收益影响银行信用贷款决策吗?

    王清刚;吴志秀;

    以2012—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其他综合收益对银行信用贷款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他综合收益与银行信用贷款比例显著正相关,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对内外部信息监督水平高的企业而言,其他综合收益对银行信用贷款决策的影响更明显;2014年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制度改革带来了积极影响,使得其他综合收益的信贷决策有用性显著增强。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其他综合收益提升了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对银行信用贷款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即信息透明度在其他综合收益的信贷决策有用性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其他综合收益具有预测价值,可能是其他综合收益具有信贷有用性的重要原因。

    2023年03期 v.34;No.237 9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书评

  • 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 助力乡村振兴再上台阶——《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效应研究》书评

    周加来;

    <正>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伴随着城乡关系的不断演变,农村社会结构与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民权利诉求逐渐多元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必然需要高效有序多元的乡村治理体系作为基本的制度与体系保障。而高效有序多元的乡村治理体系需要调动政府、村民、企业与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乡村治理,推动乡村治理主体结构得以优化。钱力教授等所著《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效应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一书从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视角探索了助力乡村振兴再上台阶的新路径,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23年03期 v.34;No.237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