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研究

  • 国企改制能否提升出口国内附加值?——基于中间品视角的分析

    宋林;高强;史贝贝;

    基于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以国企改制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来评估国企改制对其出口国内附加值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国企改制显著提升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在经过相关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国企改制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改制企业中间品使用决策,进而产生中间品替代效应和中间品质量效应来实现的。进一步分析显示:(1)行业技术水平、隶属关系差异都会对国企改制影响其出口国内附加值产生调节效应;(2)国家资本金不退出时国企改制更能促进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提升。

    2022年03期 v.33;No.225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1K]
  • 智能制造、劳动力技能结构与出口技术复杂度

    徐晔;朱婕;陶长琪;

    基于2003—2016年31个省份数据,研究智能制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以及劳动力技能结构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智能制造显著地提升了出口技术复杂度,且促进作用呈现出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相比于金融危机前,金融危机后智能制造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效应更明显;智能制造主要通过优化劳动力技能结构,即协同中高级技能劳动力和替代低级技能劳动力,推动出口技术复杂度显著提升。

    2022年03期 v.33;No.225 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 文化认同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

    彭雪清;夏飞;夏惟怡;支宇鹏;

    基于2008—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63个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构建文化认同的指标变量,探究文化认同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以孔子学院及汉语言的使用作为代理变量的文化认同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增长。异质性检验分析文化认同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拓展边际影响显著,贸易伙伴国家是否临海的地理位置对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非东盟国家文化产品出口拓展边际影响显著。除此,出口目的国家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对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也具有显著影响。最后,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文化认同通过贸易联系持续时间影响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

    2022年03期 v.33;No.225 2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三农与合作经济

  • 土地资源错配对中国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张琛;

    采用2004—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九省农户的面板数据,在纠正了以往研究中关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使用偏误的基础上,将土地要素边际产出价值的离散程度作为衡量土地资源错配程度的指标,分析了两种不同情景下的农户土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对“加总”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不同参数校准的方式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离散程度越高的农户面临的要素扭曲程度越高;第二,当前中国农户土地要素存在着资源错配,消除土地要素的资源配置扭曲可以实现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提升7.5%~38.4%;第三,种植土地密集型农作物以及经营规模大于5亩均能够对农户“加总”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额外增加。未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户经营能力与经营规模的动态匹配是消除农户土地资源错配的重要途径。

    2022年03期 v.33;No.225 40-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9K]

公共经济与管理

  • 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来源分解及动态演进

    董艳玲;李华;

    基于1995—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使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和Kernel密度估计探究分税制改革以来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果,并深入到差异来源及分布动态的影响层面。研究发现:转移支付总体上提升了地方政府的财力均等化程度,但其效果具有区域异质性,在东部、中部及东北地区的财力均衡效果较好,而在西部地区加剧了内部的财力不平等;转移支付显著降低了区域间差异对财力不平等的贡献,提高了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在总差异中的比重;转移支付在改善各省份财力水平的同时加剧了内部多极化效应,对财力分布的影响也存在区域差别。

    2022年03期 v.33;No.225 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1K]
  • 企业所得税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效应研究

    马海涛;贺佳;

    基于2011—2020年中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数据,使用动态面板模型研究企业所得税优惠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提升的效应。结果表明:企业所得税优惠显著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是在促进专利申请上的效率不十分理想。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成熟期的、具有初始竞争优势的、东部地区企业的提升作用更强,而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的影响相同。有鉴于此,应该对高新技术企业继续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并对企业的专利申请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同时,对处于成长期的、具有初始竞争劣势的、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大所得税优惠力度。

    2022年03期 v.33;No.225 6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财务与会计

  • 审计师行业专长与公司违规:监督还是合谋?

    周静怡;刘伟;陈莹;

    以2006—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显著降低公司违规倾向以及提高公司违规被稽查的可能性,支持“监督效应”;审计师行业专长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抑制了公司违规倾向。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以及实施进攻型战略的公司,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违规倾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违规被稽查可能性的提高作用更突出;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有效缩短公司违规被稽查的时间、抑制公司实施严重违规行为。

    2022年03期 v.33;No.225 7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7K]
  • 非国有大股东与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狄灵瑜;步丹璐;

    选取2007—2018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结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制度背景,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考察非国有大股东参股对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引入非国有大股东可以显著降低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并且非国有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这一效应越显著。作用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非国有大股东通过降低可操纵性应计盈余,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路径,有效缓解了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了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外部信息环境越好、企业自身违约风险越低时,非国有大股东持股降低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效果越显著;非国有大股东降低债务融资成本作用的有效发挥依赖于一定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国有股东占相对控股地位、非国有大股东委派代表积极参与治理以及非国有大股东为民营股东。

    2022年03期 v.33;No.225 9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书评

  • 矫正激励机制错位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评《激励机制错位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研究》

    吕长江;

    <正>在中国经济步入新发展阶段,如何破题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与投资驱动走向创新驱动,实现改革成果共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的重难点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明确提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目标要求,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尚属首次,充分表明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对于实现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呢?

    2022年03期 v.33;No.225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