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与经济热点

  • 数字经济下的“服务业成本病”:中国的演绎逻辑

    庞瑞芝;李帅娜;

    基于“价格效应”逻辑,选用2011—2019年中国各省份面板数据,深入考察中国是否存在“服务业成本病”以及数字经济对“成本病”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目前中国存在“服务业成本病”,但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减缓“成本病”效应。异质性研究表明,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弱化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对数字化投入依赖度较高行业的“成本病”,但在住宿和餐饮业等对数字化投入依赖度较低的行业中,这种效应暂未显现;数字经济缓解“成本病”的效应在“胡焕庸线”东南地区更为显著,西北地区并不明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可以缓解“成本病”的原因在于其对服务业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大于制造业。

    2022年01期 v.33;No.223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国际经济研究

  • 城市出口会降低外地户籍的“收入溢价”吗?

    陈昊;王柏皓;谭薇;

    从出口贸易的视角考察城市开放对外地户籍“收入溢价”的影响。使用清末官派留学生籍贯和清末开放的通商口岸城市两组工具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城市出口规模增长显著降低了外地户籍的收入溢价,且城市出口缩小外地户籍和本地户籍劳动力收入差距主要依靠出口的筛选作用和外溢效应实现。进一步研究表明,出口的作用并不因本地户籍劳动力获得户籍时间的长短不同而有所改变,即城市对外开放可以提高所有本地户籍劳动力收入水平,从而全面降低外地户籍的收入溢价。这表明,坚持对外开放有利于实现城市内部不同户籍所在地劳动力之间的收等,因此本地劳动力应该支持城市对外开放,这样可以充分享受出口给本地劳动力收入带来的外溢福利。

    2022年01期 v.33;No.223 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三农与合作经济

  • 房租负担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基于公共服务可及性的调节效应分析

    徐俊杰;陈一飞;钱文豪;王洪卫;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和城市特征数据,分析房租负担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以及公共服务可及性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房租负担会显著降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城市长期居留意愿,而公共服务可及性的提高能有效削弱房租负担对城市长期居留意愿的负向影响,且削弱的程度在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城市之间有着显著差异。据此,积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平抑住房租金,因地制宜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公共服务可及性,将是推动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提高城市劳动力市场稳定性的重要课题。

    2022年01期 v.33;No.223 2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金融研究

  • 金融严监管、企业金融化与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

    马亚明;杨兰;

    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金融严监管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进行基于企业金融化的中介效应渠道检验。结果显示:金融严监管显著提高了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且企业金融化行为在其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企业产权性质及市场化水平的异质性检验表明,金融严监管对实体经济资本配置效率均表现出促进作用,但企业金融化的中介作用效果表现出异质性,具体体现为非国有企业以及处于市场化较低水平环境中的企业更容易因金融化行为受到金融严监管政策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异质性的存在是由金融活动收益水平较低的企业引起的,即金融活动收益较低的企业更容易因金融化行为受到金融严监管政策的影响。

    2022年01期 v.33;No.223 4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公共经济与管理

  • 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品目的选择研究——基于数值模拟分析

    唐明;凌惠馨;

    以国发[2019]21号文件提出的“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总体规划为基准方案,通过数值模拟来评估消费税征税环节后移品目的具体选择。研究发现:卷烟、成品油、小汽车适合后移消费税征税环节,能增加多数省份的财政收入、促进区域财力均衡、改善各省份的税收税源背离度,并都能征管可控;白酒不适合后移征税环节,原因是增收省份较少且恶化了区域财力均衡及征管不易管控。卷烟、成品油、小汽车三大税目同时后移征税环节并下划地方,各省份财力增收将更为显著,省际财力更加均衡,各省份税收税源背离度进一步减小。因此,应在相关制度完善的前提下,将卷烟、成品油、小汽车消费税的征税环节同时后移且收入稳步下划地方,以充分发挥消费税在地方税体系构建中“领头雁”作用。

    2022年01期 v.33;No.223 5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经营管理

  • “后真相”时代品牌传播的逻辑转向及反思

    宋思根;

    在“后真相”和媒体可供性极大增强的时代,大众受众已分化出个体受众和社群受众,受众特征表现为消费者个性化和社会性需求更加旺盛,传播逻辑更加倚重品牌传播内容的情绪影响力,而不是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等事实本身。现实中,资本和广告都敏感地紧随甚至强化着上述受众特征和传播逻辑,受众的消费逻辑也随之更加呈现个性化和情绪化特征。其中,品牌传播逻辑已经从认知主导转向情感/情绪主导,从需求细分、定位和满足转向需求精准分析、触发和响应,从细分思维主导转向个体思维和群体思维的平衡。因此,未来品牌传播内容本质上是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情报/发现价值的渠道将成为品牌传播的中介,要素品牌匹配与集成将成为传播内容。

    2022年01期 v.33;No.223 72-8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2K]

财务与会计

  • 社保费征管体制改革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抑或抑制

    孙雪娇;甦叶;

    以部分省份陆续进行社保费征管由社保部门全责改为税务局全责的机构转换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7—2018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社保费征管体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保费征管体制改革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社保费征管体制改革主要通过“倒逼”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进而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而非通过提高员工稳定性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社保费征管体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度高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研究结论有助于政策制定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保费征管体制改革对企业的潜在影响,对政府进一步优化社保制度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2022年01期 v.33;No.223 8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 控股股东双重控制链特征对定增关联并购资产估值的影响——兼论业绩承诺的估值纠偏效应

    李秉祥;党怡昕;简冠群;

    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市场中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增并购并做出业绩补偿承诺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控股股东双重控制链特征对定增关联并购资产估值的影响。研究表明:“股权控制链”下两权分离程度越高、网状控制结构越复杂,定增关联并购资产的价格虚增程度越高;“社会资本控制链”下超额委派董事比例越高、经理人关系嵌入强度越大,定增关联并购资产的价格虚增程度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承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上述估值偏差。具体地,相较于现金补偿业绩承诺与单向业绩承诺,股份补偿业绩承诺和双向业绩承诺的估值纠偏效应更显著,能够更好地抑制控股股东虚增资产价格的利益输送行为。

    2022年01期 v.33;No.223 9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