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研究

  •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汪亚楠;苏慧;郑乐凯;

    通过系统性地梳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全球价值分工的作用机理,由此提出了一系列待检验的研究假说,随后基于全球紧急灾难事件数据库和Eora MRIO跨国投入产出数据库展开了相关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显著阻碍了全球价值链相关生产活动的开展;在机制分析中发现,这一影响主要是通过抑制投资的渠道对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作用。在机制检验环节引入契约环境指数后发现,优良的契约环境不仅能够直接促进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对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冲击。

    2021年09期 v.32;No.219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 国内中间产品创新、人力资本配置与出口国内增加值

    郑玉;

    基于中国双边-部门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国内中间产品创新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影响效应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国内中间产品创新显著提升了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中间产品内向化程度和引致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实现的。异质性研究发现,国内中间产品创新的提升效应存在显著的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趋势;国内中间产品创新的提升效应存在空间、技术密集度以及分工层次的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错配弱化了国内中间产品创新对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提升效果,且这种弱化效应主要源于人力资本过度配置。这一研究对于协调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平衡、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一定的政策指导价值。

    2021年09期 v.32;No.219 1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城市与区域经济

  • 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能够协调推进吗?——基于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

    王玉娟;江成涛;蒋长流;

    利用2007—2017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借助空间联立方程和广义空间三阶段最小二乘法(GS3SLS),检验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的互促关系,并通过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对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协调推进的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之间存在着彼此强化的内生互动性,且这种交互作用模式受制于一定的地理毗邻关系;整体来看,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协调性在地区间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城市的协调发展状况不仅受制于本地因素,也会受其他城市协调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积累等内生驱动因素和以政府能力为代表的外在驱动因素对新型城镇化与低碳发展的协调推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则会阻碍二者间的协调发展。

    2021年09期 v.32;No.219 3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K]
  • 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承载力动态综合评价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

    宋来敏;

    从经济环境、生产环境、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四个维度选取28个指标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环境承载力问题。以中部地区皖江城市带为例,综合使用熵权法与时序加权法对2013—2018年皖江城市带八市的环境承载力水平进行动态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动态趋势变化来看,皖江城市带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发展趋势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规律性,综合评价值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与经济环境承载力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且地区间的差异逐渐缩小;从时序加权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不同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具有分级特征。根据评价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产业转移承接地环境承载力水平的优化措施。

    2021年09期 v.32;No.219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三农与合作经济

  • 农地确权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的证据

    李江一;仇童伟;

    利用2013年和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农地确权与农业生产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农地确权降低了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概率,并显著提高了农户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畜牧业的概率。影响渠道分析表明,农地确权通过强化地权保护强度,进而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发生调整。此外,在平原地区,农地确权会促使农户出租农地,减少农地租入以及参与非农就业,进而退出农业生产;在非平原地区,农地确权并未影响农地流转和农业劳动力转移,但促进了农户从种植粮食作物向种植经济作物和从事畜牧业的转移。本文为理解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提供了经验参考。

    2021年09期 v.32;No.219 5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金融研究

  • 企业影子银行化有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吗?

    张洁琼;马亚明;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商业银行、居民部门、影子银行化企业及其他企业在内的四部门最优决策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企业影子银行化对信贷资源供给和信贷利率的影响,并利用2007—2017年中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影子银行化能为高生产率企业提供有效的替代性融资,全要素生产率越高的企业获得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越大,但是企业影子银行化再配置的金融资源同样存在一定的信贷歧视;融资约束较轻的企业,无论生产率高低,均能从企业影子银行化中得到显著的融资约束缓解,而融资约束较重的企业中,仅生产率较高的民营企业能从企业影子银行化发展中得到融资约束缓解,生产率较高但规模较小的企业的融资约束无法得到改善。

    2021年09期 v.32;No.219 7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公共经济与管理

  • 有限理性与纳税人税负感知:谁更关注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

    李文;

    现有文献显示,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所带来的减税额与个人收入基本呈正比,因此,看似收入越高的个人因改革所受到的正向冲击越强烈,也就应当越关注个人所得税改革,但利用百度搜索指数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模型的分析显示,实际结果恰恰相反,对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关注与个人收入呈显著负相关。这种状况与价值函数的敏感性递减导致收入较低者对减税更加敏感、启发式决策使收入较低者认为其在改革中获益更多、减税为收入较低者带来了特别的"零价格"收益、人际比较使收入较低者获得更好的主观感受等原因有关。因此,在税收政策制定中应关注纳税人的主观感知,采取适当的税收政策手段,并采用恰当的话语方式。

    2021年09期 v.32;No.219 8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财务与会计

  • 卖空管制放松能够抑制企业商誉泡沫吗?

    田园;高利芳;

    选取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卖空管制放松对企业商誉泡沫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管制放松可以有效抑制商誉泡沫,且这一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卖空机制主要通过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与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对商誉泡沫产生抑制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高管权力低、内控质量高的企业中,卖空管制放松对商誉泡沫的抑制效应更为明显。

    2021年09期 v.32;No.219 9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欢迎订阅財貿研究

    <正>《财贸研究》创刊于1980年,是由安徽财经大学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读者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目前已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期刊,得到学术界知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先后获得国内各大权威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认可,并被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和资料室所收藏,刊发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以多种形式转载。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现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十佳皖版期刊。

    2021年09期 v.32;No.219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9K]
  • 《财贸研究》投稿须知

    <正>一、题材要求1.选题要新,与时俱进。突出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现实针对性。2.内容要新,找准切入点。题材符合本刊覆盖范围,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具有原创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一般知识性的描述,拒绝常识性的东西(包括意义、作用、特点等),力戒教科书化和空泛议论。

    2021年09期 v.32;No.219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