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与经济热点

  • 数字经济发展的就业结构效应

    叶胥;杜云晗;何文军;

    利用2001—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交易和数字化载体三个维度衡量数字经济,并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行业、技能三个层面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三个层面就业结构均有显著影响,总体上推动就业结构向着制造化、高技术化和高技能化的方向调整。这一调整过程呈现出"正U形"特征,发展初期,数字经济相对减少了第二产业、高技术产业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就业。随着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最终将促使就业结构制造化、高技术化与高技能化。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在这过程中扮演着中介作用,且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表现出增益效果,即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力资本存量跨越某个门槛值后,数字经济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会出现跨越式提升。为持续发挥数字经济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应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建立健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与市场机制,进而加快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应从劳动力要素市场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行政审批、税收政策与融资渠道等方面应适当放宽限制,加快各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二是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万物互联优势,实施灵活有效的就业政策,同时提升教育体系现代化水平,构建高效可行的人才培育和评价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专业可靠人才队伍,促进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完善。

    2021年04期 v.32;No.214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 最低工资标准导致了中国物流业增长的区域失衡吗?

    张宝友;黄妍;杨玉香;孟丽君;

    当前,中国物流业增长的区域失衡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从最低工资标准实际强度与最适强度之差的"偏离度"视角出发,对中国物流业增长区域失衡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机制分析,接着借助1995—2017年中国物流业的面板数据,运用不同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其开展论证。研究发现:最低工资制度显著促进了物流业增长,且中国物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强度远未达到其最适强度,各地区间的最低工资标准"偏离度"的差异确实是进一步拉大区域失衡的重要原因;中介效应检验发现,最低工资主要通过增加研发投入资金、优化就业结构和增加居民消费支出三个正向传导渠道促进中国物流业的增长。

    2021年04期 v.32;No.214 1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收敛趋势研究——基于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

    肖挺;

    利用2010—2019年间中国上市服务企业数据,从企业微观层面角度出发,运用ACF方法计算服务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服务企业的TFP在样本期内呈现先降后升的走势,TFP最终实现了小幅攀升;在样本期间,服务业产业增长中TFP的平均贡献率不高;而在各个部门内,TFP对于产出增长的贡献也存在差异,只有较少的部门能够通过产业效率有效提升产出能力。而从收敛性检验结果上看,总体上,中国服务企业之间既存在绝对β收敛,也存在条件β收敛,但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部门、不同产权性质以及不同企业年龄组内收敛关系和表现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还显示,企业间的收敛主要在后次贷危机时期的五年之内。这一研究为进一步制定政策和精准施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

    2021年04期 v.32;No.214 2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 房价上涨会影响居民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吗?

    方迎风;黄仁豪;

    构建模型阐释房价变动对主观地位评价的影响,并基于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面板数据,使用面板有序Probit模型分析房价上涨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高房价会导致居民主观地位评价下降,且对于男性、农户和城镇居民的影响更强;婚姻匹配和相对消费都是房价影响主观地位评价的重要渠道。

    2021年04期 v.32;No.214 44-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三农与合作经济

  • 变迁与创新:乡村振兴战略的本土逻辑与高质量推进——兼论小岗村的乡村振兴实践

    丁忠明;冯德连;张廷海;徐旭初;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国家级战略决策。我国乡村建设经历了一个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城乡一体化再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变迁与政策演进过程。受乡村固有的本土特殊性约束,乡村振兴战略的本土逻辑是立足中国国情和乡村实际,化解乡村社会的主要矛盾,走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城乡融合的本土发展道路。基于战略配称理论,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三阶配称模型,并对乡村振兴"五大任务"进行本土分解。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小岗村,其乡村振兴实践无疑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在公共政策方面,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组织创新和科技创新,释放制度红利,构建乡村现代产业体系,优化组织服务,实施创新驱动,推动农业由外延性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推进。

    2021年04期 v.32;No.214 5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8K]

公共经济与管理

  • 行政区划调整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了吗?——来自“撤县设区”的经验证据

    詹新宇;曾傅雯;

    基于中国250个地级市"撤县设区"的"准自然实验"数据,使用PSM-DID方法实证分析行政区划调整的经济发展质量效应。结果表明:"撤县设区"显著提升了所在地级市的经济发展质量;相比"被动调整型"撤县设区,"主动适应型"撤县设区更能提升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相比普通城市,高行政级别城市的"撤县设区"对其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作用反而较弱。机制分析发现,"撤县设区"是通过城市规模扩张带来的集聚效应作用于辖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并且是通过提高辖区行业的多样化水平而非专业化水平来实现的。

    2021年04期 v.32;No.214 7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财务与会计

  • 风险管理委员会能降低公司风险吗?

    逯东;池毅;纳超洪;

    选取2006—2015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风险管理委员会对公司风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风险管理委员会能够显著降低公司风险(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并且这种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更加显著。作用机制检验表明,公司战略激进度在风险管理委员会降低公司风险的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当风险管理委员会成员与审计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以及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独立性越强、规模越大、成员财务专业背景比例越大、召集人为董事长或CEO时,风险管理委员会降低公司风险的效果更加显著。

    2021年04期 v.32;No.214 8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实际控制人所有权能否抑制商誉泡沫?——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解释

    宋佳宁;高闯;

    以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所有权对商誉泡沫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所有权的增加能够有效减少并购时超额商誉的确认以及并购后商誉减值的发生;内部控制水平在实际控制人所有权与商誉泡沫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实际控制人所有权可以通过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水平进而降低超额商誉和商誉减值。拓展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独立董事比例越高、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的公司,实际控制人所有权对超额商誉和商誉减值的抑制作用越强。

    2021年04期 v.32;No.214 9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 欢迎订阅财贸研究

    <正>《财贸研究》创刊于1980年,是由安徽财经大学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读者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目前已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期刊,得到学术界知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先后获得国内各大权威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认可,并被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和资料室所收藏,刊发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以多种形式转载。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现为CSSCI来源期刊、

    2021年04期 v.32;No.214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财贸研究》投稿须知

    <正>一、题材要求1.选题要新,与时俱进。突出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现实针对性。2.内容要新,找准切入点。题材符合本刊覆盖范围,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具有原创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一般知识性的描述,拒绝常识性的东西(包括意义、作用、特点等),力戒教科书化和空泛议论。

    2021年04期 v.32;No.214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