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研究

  • 对外直接投资、劳动合同与技能工资差距

    江小敏;赵春明;李宏兵;

    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和最新的微观个体数据相匹配,并利用差异检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从劳动合同的新视角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高、低技能组的组间工资差距和组内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临时合同工人工资水平的提高,且提升作用大于固定合同工人;对外直接投资在扩大高、低技能组间工资差距的同时也缩小了组内工资差距,即具有"组间扩大,组内收敛"的极化效应;对外直接投资对低技能组组内工资差距的缩小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低技能组中低收入群体的临时合同工人工资水平实现的。研究结论为客观评估对外直接投资对居民收入极化的影响提供了一个来自转型发展中国家的证据,对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调整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2021年02期 v.32;No.212 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 出口产品质量、行业异质性与工薪差距

    刘钧霆;王子睿;佟继英;

    使用CEPII中BACI-HS02的微观贸易数据库,选取中国2007—2016年制造业21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从不同类型行业角度研究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从总体来看,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扩大了工薪差距,但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中高技术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将扩大工薪差距,低技术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变化对工薪差距没有影响;分行业来看,低中高技术行业的出口份额变化对工薪差距没有影响,资本劳动比提高将会扩大工薪差距,高技术行业研发投入增加会扩大工薪差距,中技术行业利用外资增加会扩大工薪差距;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将提升出口产品价格,但出口产品质量对产品价格的影响存在行业异质性,其中,高技术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将提升产品价格以及高技能劳动力的技能溢价,低技术行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将降低出口产品价格,中技术行业出口产品质量对出口产品价格没有影响;工薪差距与高技能劳动力供给之间存在倒"U"形的关系,即工薪差距随高技能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动趋势。

    2021年02期 v.32;No.212 19-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城市与区域经济

  • 政府干预、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罗富政;何广航;

    在两阶段古诺博弈模型演绎的基础上,基于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视角,分别实证分析了先发省份与后发省份政府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与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加剧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效应是负向的;政府干预对先发省份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缓解效应更强,进而形成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向影响效应;政府干预对后发省份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缓解效应更弱,进而形成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负向影响效应;随着市场内生型经济扭曲的加剧,先发省份政府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正向效应会随之弱化,后发省份政府干预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负向效应会随之弱化。此外还发现,适度的政府干预与提升市场化程度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021年02期 v.32;No.212 3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4K]

三农与合作经济

  • 新发展阶段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李萍;田世野;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新发展阶段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涵盖历史使命、实践路径和制度保障三个基本方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历史使命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始终沿着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行进。这一历史使命的实践路径是在党的领导下,遵循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努力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为此,需要完善制度环境,提供制度保障,构建地方政府、企业、农村基层干部的"亲农型"激励机制。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加强党对"三农"工作领导的内在逻辑,讲好这一"中国故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为指导,适应中国发展阶段、发展方式转换的现实要求,紧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依循"整体经济观"进行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创新,"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

    2021年02期 v.32;No.212 43-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1K]

金融研究

  • 知识产权制度改进与科技型企业风险信贷——基于中国专利法改革的准自然实验

    蒙大斌;闫国倩;张诚;

    将2008年底中国第三次专利法的修订看成一项准自然实验,基于2005—2015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数据,采用连续型倍差法(DID)探讨知识产权制度改进对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改进能够显著地增加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的金额,同时也能够降低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的成本,但是没有改变科技型企业信贷融资的期限结构。

    2021年02期 v.32;No.212 5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 数字金融、高管背景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贾俊生;刘玉婷;

    以2012—2018年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数字金融发展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进行研究,并考察高管背景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对辖区企业创新有较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高管的研发技术背景对该作用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高管的政治关联背景对企业创新具有抑制作用,并对数字金融在创新激励方面的作用产生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限于非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高管背景的调节效应也是如此。

    2021年02期 v.32;No.212 65-7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2K]

财务与会计

  • 临时CEO与企业并购——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周冬华;杨婉君;

    选取2010—2015年我国资本市场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临时CEO对上市公司并购频率和并购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正式CEO,临时CEO倾向于实施更少的并购交易,但并购效率更高;与本地并购相比,临时CEO倾向于进行更少的异地并购,且异地并购的效率更低。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临时CEO和企业内部委任的临时CEO更倾向于降低并购活动的频率,但并购效率更高;当并购双方不全为国有企业时,临时CEO实施的并购活动更少,但并购效率更高。

    2021年02期 v.32;No.212 7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4K]
  • 政治关联、目标融合与企业用工稳定性——来自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经验证据

    严由亮;徐细雄;

    基于公共治理目标嵌入的视角,运用2012年全国第十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实证考察政治关联对私营企业用工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政治关联可以显著改善企业用工稳定性;企业劳动密集度能够正向调节政治关联与用工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即在高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政治关联促进长期雇佣、减少临时雇佣的效果更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政治关联主要通过提升企业政策感知能力、员工集体发声能力,进而对用工稳定性产生正面影响;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较差(即经济处于下行周期)时,政治关联对企业用工稳定性的积极效应更明显。

    2021年02期 v.32;No.212 8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5K]
  • 公司治理的多元演变与深化路径:“十三五”回顾与“十四五”展望

    王欣;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期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公司治理现代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微观基础。"十三五"以来,中国公司治理制度环境逐步完善,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推进,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不断深化,民营企业公司治理模式更加规范,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有所提升。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当前中国公司治理仍然存在多个方面的问题与挑战。"十四五"时期,公司治理将进入加速转型与深化阶段,转型方向重点在于治理现代化、股权多元化、运营透明化、创新常态化和经营国际化,转型路径主要包括加快推进制度创新、优化股权治理结构、探索灵活激励机制、促进利益相关方参与以及提升跨国治理能力等。

    2021年02期 v.32;No.212 102-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 欢迎订阅财贸研究

    <正>《财贸研究》创刊于1980年,是由安徽财经大学主办的一份面向国内外读者的综合性经济理论刊物,目前已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期刊,得到学术界知名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先后获得国内各大权威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认可,并被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图书馆和资料室所收藏,刊发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以多种形式转载。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等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现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十佳皖版期刊。

    2021年02期 v.32;No.212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7K]
  • 《财贸研究》投稿须知

    <正>一、题材要求1.选题要新,与时俱进。突出前沿问题、难点问题、热点问题、重点问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现实针对性。2.内容要新,找准切入点。题材符合本刊覆盖范围,突出新理念、新视角、新架构、新观点,具有原创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一般知识性的描述,拒绝常识性的东西(包括意义、作用、特点等),力戒教科书化和空泛议论。3.方法科学,论述严谨。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重点强化实证性分析、对策性分析和理论性分析,突出论述深度。

    2021年02期 v.32;No.212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