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长生;
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安徽省6县44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显示,选择新型农民社区安置点的比例近6成,选择集镇集中安置点的比例仅为12.4%。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户主的健康状况、家庭承包地数量、是否在城镇中拥有住房、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村庄与镇政府的距离对城镇住房安置模式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的年龄、就业地点、非农就业、收入分化对城镇住房安置模式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健康状况越差、承包地数量越多、在城镇中拥有住房、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村庄距离镇政府越远的农民,选择县城或集镇获得住房安置的意愿越强,而年龄越大、在省外工作、从事非农就业和收入水平越高的农民,选择在家乡村庄附近获得住房安置的意愿越强。
2014年03期 v.25;No.147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田敏;张闯;夏春玉;
依据本土人际关系理论,实证检验国内农产品渠道中龙头企业边界人员与农户的私人关系对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冲突以及交易关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私人关系可以降低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冲突和农户违约倾向,提高农户续约意愿,而且私人关系会通过两条路径影响交易关系稳定性:一是私人关系直接影响农户的违约倾向和续约意愿;二是私人关系通过农户与龙头企业间的冲突这一中介作用影响农户的违约倾向和续约意愿。
2014年03期 v.25;No.147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7K] - 储成兵;李平;
利用安徽省7个县市402个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影响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采纳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除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户采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意愿影响不显著外,农户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环保意识、风险偏好类型、农业信息的获取、与其他村民的交流频率、培训、贷款的可获性等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意愿。因此,提高户主的文化程度,建立以农户需求为导向的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机制,完善农业风险保障机制、拓展农户信息获取的渠道等对提升农户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纳意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2014年03期 v.25;No.147 57-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 卢盛峰;周洋;
基于1989—2009年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八次微观居民户及社区数据,实证分析中国公共服务均等性状况,并对居民公共服务机会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公共服务平均供给水平在1989—2009年间得到显著提高,但是公共服务机会在地区间、城乡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都呈现出显著的不均等性特征。进一步的分析检验发现,居民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城乡户籍和地区因素都是导致居民公共服务非均等的重要原因。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需要强化直接针对低收入和弱势群体的民生性服务提供,也需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来均等化城乡及地区间财力水平。
2014年03期 v.25;No.147 7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 曾明;华磊;刘耀彬;
基于"均等化平均标准"的概念和官员行为理论从理论层面阐释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影响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用的作用机理,以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为门槛变量,利用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从财政自给的视角实证考察1994—2012年中央转移支付与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有条件地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由于存在着三门槛效应,其均等化效用随着地方财政自给能力的提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态势。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低下是导致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原因,增强地方财政自给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2014年03期 v.25;No.147 8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7K] - 郑尚植;
基于1994—2010年省级数据,建立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和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公共部门就业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的公共部门就业规模并非呈现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总体来看,经济增长与公共部门就业符合瓦格纳法则,经济增长促进了公共部门就业水平的提高,但是两者之间在散点图上呈现为抛物线形态,即存在一个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在此点之前,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正;而在此点之后,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负。
2014年03期 v.25;No.147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