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研究

  • 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不同阶层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研究

    仲云云;仲伟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基于消费者同质性假设的经典消费理论解释转型期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及内需不足问题存在明显局限性。分析中国不同阶层居民消费行为的异质性及过度敏感性特征,对揭示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真实诱因并制定刺激政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国居民依据其可支配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收入阶层,1992—2007年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各阶层居民的消费均存在过度敏感性,且过度敏感性的大小依收入高低呈"V"字型,其敏感性引致了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因此,现阶段应从微观个体差异和宏观体制完善两个角度制定刺激内需的差异化政策,以矫正中国各阶层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

    2010年04期 v.21;No.124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过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钟玉文;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是由最高(政治)决策者的利益决定的,但当就业压力、经济增长压力不断增大,制度的边际报酬趋于递减,以致不利于最高(政治)决策者维护政权稳定之时,改革必然会启动。在有限理性的局限下,为了保证政权的稳定,国家必然不可能进行一次性的彻底改革。但是在外部竞争压力和企业内部人对国家利益的侵蚀下,非彻底的改革导致原有产权制度下的风险不断增加,当这些事后的风险危及到国家目标的实现时,国家将不得不推进改革,这是改革得以持续推进的基本动力。

    2010年04期 v.21;No.124 8-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 西尼尔的价值理论及其历史地位

    孔小红;管德华;

    西尼尔认为:价值取决于效用。效用为人们的主观评价,其受稀少性制约;稀少性根源于供给阻力;供给阻力根源于生产成本。所以生产成本决定价值。仔细研读,可以看出,西尼尔的价值理论在西方价值理论的演进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试图化解萨伊体系中的矛盾。启下——不仅对约.斯.穆勒有重要影响,而且对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主观价值论和均衡价格论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其历史地位不可小觑,理应受到重视。

    2010年04期 v.21;No.124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区域经济研究

  • 改革以来安徽省经济周期特征及其同步性分析

    卢二坡;

    区域经济周期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对安徽省经济周期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安徽与全国及其他地区经济周期的同步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革以来安徽省经济周期波动出现了一系列积极变化,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安徽省与全国经济周期的同步性总体呈上升趋势;在不同阶段,安徽省与不同地区经济周期的同步性也有所不同。

    2010年04期 v.21;No.124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 城市群辐射区域与资源有限性关系研究述评

    张士杰;周加来;

    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能够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而且能够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从而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而资源的有限性极大地制约了城市群规模及辐射区域的扩大。从城市群的规模的度量、辐射区域的确定、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以及城市辐射区域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对城市群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与综合,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2010年04期 v.21;No.124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国际经济研究

  • 劳动密集型出口经济、FDI与中国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式“荷兰病”的实证检验

    王英;

    "荷兰病"并不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也可能因任何一种造成外汇大量流入的事件所诱发。在对"荷兰病"和中国式"荷兰病"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协同学原理计算了中国经济发展系统的有序度,并且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1990—2007年间劳动密集型出口经济、FDI依赖和中国经济发展系统有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此来验证中国式"荷兰病"的存在性。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和外资流入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系统有序度的提高,中国式"荷兰病"效应目前并不存在。

    2010年04期 v.21;No.124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跨国外包的承接影响技术进步的区域性差异——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分析

    张秋菊;刘宏;

    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中国1995—2005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技术吸收能力对跨国外包的技术溢出效应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跨国外包的承接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对于东部地区,关键是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对于中西部地区,关键在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

    2010年04期 v.21;No.124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三农问题

  • 供求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分析

    赵海;

    基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引入制度变量,对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规模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以及国民经济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最重要因素,而制度变量通过影响二、三产业的发展间接影响非农就业。当前,增加农户的人力资本存量和加强相应的制度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0年04期 v.21;No.124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订单农业中交易关系的治理机制与风险防范——基于辽宁盛德集团的案例研究

    田敏;张闯;

    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辽宁省盛德集团订单肉鸡养殖为背景,对相对完善的契约条款和农村人际关系是如何有效地规避交易关系中的各种风险及稳定交易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采用复合治理机制(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更有利于订单农业中各种风险的规避和交易关系的稳定;根植于农村社会的人际关系及以此为基础的关系治理机制对订单农业中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具有重要的防范作用。

    2010年04期 v.21;No.124 53-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 减免义务教育费用会促进农村教育发展?——来自苏北农村家庭的证据

    时磊;

    利用苏北农村家庭数据,检验政府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是否会因农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而促进农村教育发展。实证结果表明,减免义务教育费用政策可以显著增加农民家庭消费支出,但对农民家庭教育支出和生产支出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意味着,在现有条件下,对农民家庭而言,家庭收入用于生产支出和教育支出的边际福利意义小于消费支出,农民家庭没有教育投资激励。农民家庭教育投资激励不足,可能是由于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所致,而农村教育回报率过低则是由一系列问题造成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村教育回报率,提高农民教育投资的积极性。

    2010年04期 v.21;No.124 62-67+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公共经济与管理

  • 物业税改革如何破冰?——破解物业税改革的不动产产权制度瓶颈

    唐明;

    产权清晰是征税的前提,物业税的实质是对不动产产权征税。经济社会双转轨时期,中国不动产产权制度几经变迁,目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极其复杂的产权格局:城乡二元结构、房地二元结构、城市多种产权性质的房产并存。现行不动产产权转轨制度背景使得物业税改革遭受产权法律瓶颈。物业税制改革要"破冰",应着手解决阻碍其发展的产权体制障碍:过渡期直接以不动产本身为纳税人解决产权残缺导致的征税问题,长远则必须建立健全不动产产权法律体系。

    2010年04期 v.21;No.124 6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分税制、转移支付与县域财政差距——基于安徽省个案的研究

    江庆;李光龙;

    根据1998—2007年安徽省61个县(市)财政数据,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解法对安徽省县级财政差距进行地区和收入来源分解,结果发现:安徽省县域财政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皖南、皖中、皖北的地区分解结果显示区域内部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现缩小趋势,区间差距对总体不平等差距贡献率呈扩大趋势;县级财力差距的结构分解显示,本级财政收入中的营业税和增值税是县际间财力差距贡献的主要因素,转移支付项目中的专项转移支付、原体制补助税收返还是造成县级财力差异的主要原因,一般性转移支付没有起到均衡县际间财力差距的作用。

    2010年04期 v.21;No.124 75-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金融研究

  • 银行信贷与宏观经济波动:2003—2009

    潘敏;缪海斌;

    基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现实环境,通过构建反映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内在联系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实证检验2003年以来银行信贷投放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中国信贷规模资金的投放对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效应会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趋弱;另一方面,短期来看,信贷资金的大规模投放不会对物价水平的攀升产生影响,但由于其是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在长期内,必须合理估计中国将来在物价水平调控方面可能面临的较大压力。

    2010年04期 v.21;No.124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 我国券商与证券投资基金的惯性反转策略比较研究——基于交易策略弹性指数

    张舰;李学峰;王建虎;

    为了克服经典GTW模型的缺陷,构造了衡量机构投资者惯性反转策略的指标——"交易策略弹性指数",并以此对中国市场上券商、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的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基于股票的当期收益,券商在半数研究期内倾向于采取反转交易策略,而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则倾向于采取惯性交易策略,券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行为对市场的影响。

    2010年04期 v.21;No.124 90-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资本流动突然中断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良;

    采用1978—2007年共90个国家数据,分别建立Logit和Probit模型,对影响资本流动突然大幅度减少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常账户/GDP的变化量极其显著地影响着SS的发生,汇率的变化率仅对所设定的SS的其中一个指标显著。

    2010年04期 v.21;No.124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经营管理

  • 大股东控制、身份认同与薪酬激励

    丁重;邓可斌;

    公司大股东与经理人间的身份认同是转型经济经理人独有的激励方式。在将身份认同与公司"一股独大"因素结合进经理人激励问题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改进了委托代理模型。描述了最优激励方案,并分三种情况讨论了经理人身份认同激励与薪酬激励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经理人身份认同、薪酬激励与公司价值间存在的联系,以及大股东控股比例与经理人激励机制、公司价值间的关系。

    2010年04期 v.21;No.124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大股东所有权、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绩效的灰色关联分析——基于三一重工的案例研究

    马磊;徐向艺;

    以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第一股"——三一重工为研究对象,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三一重工的公司治理绩效和控制性大股东的所有权、控制权以及两权分离度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一重工的最终控制大股东所持有的的所有权(现金流量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进行"隧道挖掘"的行为,起到了利益汇聚的激励效应,并且随着其所有权比例的上升,公司治理绩效随之提高。同时,三一重工的最终控制大股东虽然通过采用金字塔控股结构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用较少的所有权掌握大部分的控制权,但是两权分离并没有降低上市公司的治理绩效,即两权分离并未产生隧道挖掘的防御效应。但是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均不显著。

    2010年04期 v.21;No.124 110-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 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与投资者利益保护

    钱露;

    为了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并促进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政府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机构投资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机构投资者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对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作用受到质疑。通过研究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关系,可以得出结论:在中国这样特殊的股权结构下,机构投资者具备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其参与公司治理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改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中国机构投资者与其委托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会影响其参与公司治理的动机。

    2010年04期 v.21;No.124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研发人员的就业能力——一项基于性别的研究

    黄海艳;陈松;李乾文;

    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心理契约,由雇员以对雇主的忠诚度换取长期或终身就业保障的心理契约,转变为雇员以工作绩效换取可持续的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心理契约。研发人员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就业能力包括9个维度,按其总体得分高低排序为:环境适应能力,意志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健康的体能,学习能力,自我意识,沟通能力。男性与女性研发人员在专业技能以及团队合作能力两个维度的认同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他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男性与女性关注度最高的3个维度为环境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与意志力,男性关注度最低的2个维度为自我意识与沟通能力,女性关注度最低的2个维度为学习能力与自我意识。

    2010年04期 v.21;No.124 124-128+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自有品牌委托生产中零售商激励对制造商行为影响效应

    张德鹏;黄嘉涛;

    从激励角度探求制约制造商机会主义行为的方法,通过访谈,归纳得到淘汰激励、声誉激励、信任激励、订单激励等四种主要的零售商激励方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这四种激励方式与制造商行为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淘汰激励和信任激励对制造商依从行为均存在正向效应;订单激励对制造商行为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声誉激励对制造商行为的影响存在无效性。

    2010年04期 v.21;No.124 129-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财务与会计

  • 国有垄断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研究

    钱岩松;

    国有垄断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关乎国家经济政治安全。国有垄断企业经营者业绩考核目前还存在诸如考核指标无法准确反映经营者业绩、考核导向极易产生短期行为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界定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改进考核方法等。

    2010年04期 v.21;No.124 137-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经济法制

  • 海峡两岸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的法律构造

    叶姗;

    台湾地区"所得基本税额条例"的第12条第1项第1款自2010年1月1日起生效,确立了属地兼属人的混合税收管辖原则,使得海峡两岸税收管辖权的冲突问题凸显,也为构造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的法律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契机。中国大陆开征的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和台湾地区开征的综合所得税与营利事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绝大部分重合,这就使得海峡两岸对所得双重征税存在很大的可能及避免之必要。两岸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的法律制度,包括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单边抵免规则和两岸短期内必须谈签的双边税收安排。

    2010年04期 v.21;No.124 142-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 我国城市房屋征收制度立法的几点思考

    杜仲霞;

    我国房屋征收制度在房屋征收的适用范围、征收程序、征收补偿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在适用范围上,未彻底将商业拆迁排除在外,导致房屋征收范围过大;在征收程序上,房屋征收的认定审批机制不够完善,应建立专门的审批机构对房屋征收进行审批,此外,房屋征收后土地使用的监督机制缺失,建议赋予被征收人收回权,以遏制房屋征收部门滥用征收权;在征收补偿方面,征收补偿范围较窄,建议增加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权补偿和残余地征收补偿。

    2010年04期 v.21;No.124 150-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