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理论

  • 对当前价格变动与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的几点认识

    徐传谌;刘凌波;

    近期,我国以肉、蛋为标志的部分消费品价格出现了上涨,但这并不标志着通货膨胀的出现。目前,我国确实存在着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但这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文章以部分商品价格的变动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及其对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形成的共同作用机理。最后,从理论上提出部分治理和解决当前主要矛盾和问题的思路。

    2007年05期 No.107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民众信任视角下的政府行为与体制转轨——对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一种解读

    赵萌;

    是什么引导中国这样的大国在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完成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的转型?在众多答案中,制度以及社会成员的民主参与无疑是重要的,但本文认为最根本的是社会民众信任的孕育。此观点与博.罗斯坦的观点不谋而合,但博.罗斯坦并没有解决民众信任从何而来的难题。文章把民众信任作为一个描述市场化进程的因子,分阶段说明正是中国决策层的政策保证,不断地给民众的预期集合里加入市场化的元素,并阶段性地诱使民众预期发生无法复归的突变,从而孕育了民众的信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民众信任的形成过程也就是中国市场化的进程,这个复杂的过程暗含着许多特征,本文兼作给出它的经济学流派的特征。

    2007年05期 No.107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循环经济系统的结构和风险研究——以贵港生态工业园为例

    王发明;

    循环经济系统具有的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工业污染的特点使其正在成为我国工业实现区域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热情很高,但是,循环经济系统潜在的风险问题也不可忽视。本文以贵港生态工业园为例,从网络结构的视角,系统地分析了循环经济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

    2007年05期 No.107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 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权利贫困的经济学解释及对策

    文建龙;肖泽群;

    居民拥有一定面积的住房或能够住得起房子,是居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保障,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而利益因素驱动地方政府与开发商合谋,结果必然导致商品房的大量开发,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开发则较少,这不仅损害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也不同程度地损害了中产阶层的利益。要保障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打破开发商与地方政府的合谋,就需要完善政绩考核办法,强化政府在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开发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2007年05期 No.107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三农问题

  • 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与农村公共投资关系的理论模拟

    崔宝玉;张忠根;

    文章从理论的视角尝试性地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与农村公共投资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地方政府行为"经济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政府有扩大公共投资的行为倾向,从纯"经济"层面分析,这种公共投资的行为符合经济理性,而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敏感性和更高的回报率,即具备所谓的"后发优势",最后探讨了发展水平差异的不同地区相应的制度安排。

    2007年05期 No.107 24-28+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中国农业竞争力的时间序列分析

    李怡;赵泉民;

    文章从纵向的角度定量分析了我国农业竞争力。在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农业竞争力评价模型,选取了部分代表性指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竞争力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据此重新划分了农业发展阶段,并提出了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的建议。

    2007年05期 No.107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申秋红;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产业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寻求农村居民合理的消费结构,是拉动农村消费市场,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指标体系,并对其重要性进行了排序,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2007年05期 No.107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贸易经济

  • 发达国家反倾销的动因:供给角度的分析

    杨韶艳;

    发达国家一直将反倾销作为最重要的贸易保护政策之一,它们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反倾销措施的使用者。文章从供给的角度探讨了发达国家大量使用反倾销的原因,认为宏观经济失衡的常态是政府供给反倾销政策的外部动因,追求自身政治利益最大化是政府供给反倾销政策的内部动因,而反倾销相对于保障措施和反补贴的政治成本最小决定了政府必然偏好于使用反倾销。

    2007年05期 No.107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K]
  •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国际比较及优化

    王煜;

    近几年,我国在大力鼓励发展服务贸易之时,却很少有人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转变问题做出专门探讨。文章在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变化的大背景下分析我国现行服务贸易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变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战略措施,以期从质上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2007年05期 No.107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我国外资政策调整的博弈分析

    秦超;

    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入手,把我国政府与外商投资者作为两个博弈主体,通过对外资优惠政策和外商的直接投资的动态博弈分析,得到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解,然后通过对该均衡解的详细分析得出一系列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外资政策和以后的外资政策的调整路线与博弈分析的结果是吻合的,并得出了充分利用外资的关键是改善投资环境。

    2007年05期 No.107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技术获取、竞争策略与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投资

    王谦;徐晓青;

    文章着重考虑在投资主导型国际分工和全球竞争的开放经济环境下,发展中国家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为目的,以技术获取为手段的跨国并购投资策略的选择。通过建立一个博弈分析模型,把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资产扩展"投资和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产利用"投资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投资包容起来,形成了逻辑一致的解释。

    2007年05期 No.107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技术创新的贸易效应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余道先;刘海云;

    在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过程中,技术要素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形式及重要性被强调的程度不同。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贸易利益和贸易模式,贸易的发展也影响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创新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技术的扩散和动态学习效应的作用,逐步培育起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某些领域的自主创新。

    2007年05期 No.107 65-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金融证券

  • 金融结构差异与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

    胡振华;胡绪红;

    我国实行的主要是总量调控的货币政策,而忽视了金融结构的差异。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从金融结构差异的角度,结合我国中部六省金融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了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结果表明:中部六省存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而且各省存在一定的特点,其原因主要是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的差异。文章认为,为促进中部六省经济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在中部地区建立区域证券交易中心。

    2007年05期 No.107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中的风险分散问题研究

    侯成琪;徐绪松;

    组合投资是利用投资组合内各个风险资产之间的相关性来分散风险的,而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采用的相关性度量—相关系数无法准确地度量风险资产之间的相关性,这必将对组合投资的风险分散效果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提出,用理论性质更好的相关性度量来度量风险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基于Kendallτ的投资组合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保险资金投资管理中,采用基于Kendallτ的投资组合模型能够取得比均值—方差投资组合模型更好的风险分散效果。

    2007年05期 No.107 79-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国际股票市场收益率和波动率的长记忆性研究

    余俊;姜伟;龙琼华;

    股票市场长记忆性问题是金融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和系统非线性结构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修正R/S分析和V/S分析两种方法对世界上28个国家(地区)的股票指数的日、周收益序列和日、周收益波动序列进行了完整的长记忆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收益序列,以美国为代表的大多数发达国家股市一般不存在长记忆性,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多存在显著的长记忆性,尤其中国股市的长记忆性最强;对于收益波动序列,所有国家(地区)都具有长记忆性,并强于收益序列。

    2007年05期 No.107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法则及其实施建议

    朱惠惠;马永波;

    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本文主要对内部评级法的框架思想、风险要素以及信用风险衡量步骤进行了全面剖析,并且提出了我国国内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应该分三阶段逐步推进的建议。

    2007年05期 No.107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经营管理

  • 法律环境、金字塔结构与家族企业的“掏空”行为

    王俊秋;张奇峰;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为严重。以2002-200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与其拥有的现金流量权显著负相关,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正相关;同时,较高的法治水平能够有效地遏制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股东权利保护机制,同时完善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对于推进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05期 No.107 97-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拓展国际市场的联合品牌策略:影响因素及实施过程研究

    张雪兰;

    近年来,联合品牌已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为企业所广泛采用的一种策略性营销工具。本文将联合品牌策略置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在论述联合品牌作用及其机制的基础上,分析联合品牌策略的影响因素,并对企业如何实施联合品牌策略以拓展国际市场进行了探讨。

    2007年05期 No.107 105-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网络口碑可信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徐琳;

    网络口碑的盛行引起了消费者和营销者的关注,口碑营销也借助网络口碑得到了新的发展。网络口碑影响力的大小和网络口碑营销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网络口碑可信度的高低。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消费者和信息发布者的关系强度、消费者对于网络口碑传播平台的依赖程度、消费者感知的网站有用性、消费者感知的风险程度和消费者的信任倾向都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的网络口碑可信度。

    2007年05期 No.107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会计审计

  • 社会损害赔偿责任的财务保障机制

    陈银飞;茅宁;

    企业的产品及其经营活动可能会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害,由于有限责任制,这些损害可能因企业破产等原因无法得到赔偿。保障社会损害得到应有的赔偿不仅能够弥补受害者的损失,而且能够促进企业更谨慎地防止社会损害的发生。社会损害赔偿的财务保障机制不同,企业为防止损害发生所采取的谨慎程度与企业的资本结构也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不同的财务保障机制对谨慎程度与资本结构的影响。

    2007年05期 No.107 118-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 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型设计及其应用

    杨书怀;

    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是审计模式发展的最新阶段。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为指导思想,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风险为导向,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程序为中心,侧重于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审计模式。本文结合新审计准则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思想,从战略论和系统论的角度,试图设计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模型。

    2007年05期 No.107 126-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经济法制

  • 经济全球化与反垄断法面临的新问题——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宏观借鉴

    阮赞林;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反垄断现象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国政府也不得不从经济全球化角度考虑本国的反垄断立法。认真对待国际反垄断领域的新情况,吸取各国反垄断法在国际适用方面的立法经验,是我们有效地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从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反垄断领域的新问题入手,讨论了国际反垄断法实施的现实困难。

    2007年05期 No.107 130-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法内生基础的影响

    杨仕兵;

    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法律制度均产生各种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法的发展必将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法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法律文化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经济法的发展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007年05期 No.107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书评

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