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6年04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刘华军;
分工带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和生产迂回程度的增加,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交易费用的上升,因此制度变迁理论认为,制度安排通过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组织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分工带来的产量增加和产品多样化却会导致消费者的选择成本上升、降低消费者的选择效率从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使生产和消费不能保持均衡发展,妨碍了经济增长。而品牌和品牌品类化则是产品多样化时代能有效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分工及专业化与制度及其变迁从生产或供给角度解释了生产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而品牌从需求方面解释了消费者的选择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拉动作用,分工—制度—品牌模型可以成为当代解释经济增长的综合分析框架。
2006年04期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袁芳;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两期的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博弈模型,分析得出地方政府边际制度创新的努力成本不仅取决于整个社会对制度创新的认可和接纳程度,而且还取决于锦标赛中胜负收益差。在中国目前能上不能下的刚性升迁制度下,出于自身未来政治生涯的考虑,远见型的政府官员要想获得相同的被提拔的可能,就必然比短视型的政府官员付出更多的努力。屡禁不止的重复建设热及物流园区热的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出于抬高锦标赛中对手成本的动机,同时又可将不能被中央政府观察或证实的因素以显性化的方式而得以被中央政府所证实,从而达到战胜对手的目的。
2006年04期 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李新安;
通过构建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的内生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因素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不仅通过要素投入数量的集聚,而且通过要素质量和效率增进强烈地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为强烈,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西部地区市场化引资所面临的路径依赖。
2006年04期 15-2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 夏玉华;
环境、制度变迁主体和“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环境产生了稳定和改革调整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矛盾需求,政府作为农地制度变迁的主要推动者在维持还是废除现有的农地征用制度上处境尴尬,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取得初期的辉煌后,虽然在现阶段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其自身在不断地朝着改善绩效的方向调整,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了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变迁方向。农地私有化和国有化都是不符合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内在逻辑的改革主张,现阶段中国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只能是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当前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首要任务是要进行农地外部制度的重构,其次要在保持现有农地制度基本构架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农地内部制度的局部调整和创新。
2006年04期 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刘瑞涵;李先德;
本文在简介英国农业发展和蔬菜供求特点的基础上,利用蔬菜进出口数量、金额、出口均价以及进口率等指标,分别从中国出口蔬菜和英国进口蔬菜的角度,对两国蔬菜贸易特征进行实证研究,据此提出中国深入开拓英国乃至欧盟蔬菜市场的主要建议蔬菜出口企业应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在出口市场定位上考虑发挥中国蔬菜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同时,政府应为蔬菜出口企业提供相应的信息和政策支持等服务。
2006年04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彭海珍;
贸易自由化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中的一大趋势,关于贸易与环境之间的争论因此变得越来越激烈。基于国际竞争力的可持续性这一视角,本文首先对贸易自由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指出环境规制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然后,选取中国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论证在中国所制定和实施的环境政策下,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环境造成的实际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2006年04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甘梅霞;刘渝琳;
本文基于协整分析技术,分析技术进步对劳动要素的析出是短期的波动,二者在长期中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并且,与很多呼吁放弃政府调控工资的结论不同,本文指出,可以通过工资水平这一桥梁工具来调控要素价格比率,以此实现兼顾促进技术进步的长远利益和避免短期就业的剧烈波动的目标,从而在推进技术进步的条件下发挥我国的劳动要素禀赋优势。
2006年04期 4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赵晓晨;
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仅表现在扩大贸易规模和促进经济增长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上,而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加工贸易的技术扩散效应获得的。加工贸易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商品进出口、产业关联效应和人力资本流动等几个途径,扩散和传播了国外先进技术,优化了出口商品结构,并推动我国在技术进步的阶梯上不断攀升。
2006年04期 49-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慕永通;朱玉贵;
补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议题,其复杂性不仅表现在概念上,也表现在它可能产生的效果上。补贴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其受体的利润水平;可能对国际贸易产生扭曲效果,其影响也可能仅限于国内;可能有助于政府实现其意欲达成的目标,也可能背离其初衷;可能增加或降低政府收益,也可能无影响。把补贴宽泛地界定为有可能在短期、中期或长期对其受体的利润水平产生影响的政府作为(或不作为),有助于使决策者把关注重点转向补贴效果,从而有利于其做出应否维持、增加、减少或消除特定补贴的判断。
2006年04期 57-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曹艳春;
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推导出最优稳态经济增长率,并得出当政府设定的收入税税率等于政府财政支出带来的对市场生产的边际产出弹性时,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处于最佳状态。通过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影响。
2006年04期 65-6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孙文莉;
本文沿着“弹性学说”理论发展和演进的主线,阐述了它在各个时期关于汇率的贸易收支效应的研究重点和主要成果,以及针对相关问题的理论演进脉络。最后,针对汇率的贸易收支效应问题,从与“弹性学说”相对的“吸收学说”、“货币学说”的角度进行了补充。从中既体现了各学派在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中突出和逐步完善自身思想的意图,同时,也能领略到各学派之间思想的日渐融合趋势。
2006年04期 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 翟东升;王铠;
期货市场是一个多Agent复杂性适应系统。此文结合复杂性系统理论,建立期货市场的离散性事件仿真模型,并设计了市场交易机制和自动学习方法,介绍了公共仿真平台Swarm,并通过Swarm仿真平台编写仿真程序,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期货市场的一些运行情况,并对特殊情况下市场的变化做出了准确预测。
2006年04期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1K] - 姜爱林;陈海秋;
本文在广泛搜集近年来有关资料基础上,对金融业综合经营(或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优势与弊端、模式选择、基本思路与战略对策等问题进行了简要概述,初步勾画了金融业综合经营理论体系的初步框架。
2006年04期 83-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陈福添;
知识整合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在对现有的知识管理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整合的动态分析框架,指出知识整合是组织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从而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最后,文章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2006年04期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薛求知;罗来军;
本文通过系统性思维,构建出跨国公司(MNC)母公司对合资子公司(JV)的控制机制框架;根据现有文献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对股权控制和非股权控制做了补充;为了进行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尝试提出股权控制和非股权控制之间的互动关系、内部控制、外部控制等问题,并进行一些基本的探讨,为MNC母公司对JV的控制机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视角。
2006年04期 9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高维和;黄沛;王震国;
为了提升渠道价值和培育竞争优势,营销战略会针对特殊的渠道交易伙伴进行专用性投资。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专用性投资在带来高的附加值的同时,也使得进行专用性投资的渠道成员面临投机行为风险。中国的实证数据表明,虽然销售商的专用性投资会导致制造商渠道投机行为,但这会受到制造商自身的专用性投资的影响以及渠道关系持续的影响,即双边“锁定”和渠道关系的持续会有效避免渠道投机行为。
2006年04期 102-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 邱妘;
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但是衡量实体企业业绩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虚拟企业有效运行的重要标志,而剩余生产能力的控制与管理则是确保资源得以有效利用的手段。基于以前的研究,本文将引用CAM-I生产能力模型,探讨虚拟企业剩余生产能力管理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
2006年04期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 毕晓方;周晓苏;
管理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对盈余产生影响,对这一现象存在不同的理论解释。本文结合企业契约方对会计政策选择的要求权和管理者对外传递私人信息的需要,研究盈余的操控性应计部分产生的驱动因素,发现盈余的操控性应计部分和公司治理因素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上市公司的控制人不同,操控性应计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2006年04期 116-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王金圣;沈振宇;
美国会计规范曾被认为是最具体、最完善的。安然案发后,世界各国都在反思美国会计规范,普遍认为美国应放弃规则性的会计准则,改为原则性的会计准则。本文就美国会计规范理论的发展与实践来探究会计规范的制定应将原则性规范和规则性规范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我国当前会计准则制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6年04期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李刚;陈钖岑;
依据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生效的法院裁判的效力对诉讼当事人有当然效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法院裁判效力的相对性特征。在理论与实务中,虽然也承认法院裁判的社会效力,但对法院裁判的这种对外效力如何实现,以及在什么范围内实现都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被忽略。因此,在税务行政执法中,当税务机关非为诉讼当事人,而法院裁判的内容却涉及课税要素或对税收债权的实现产生影响时,则应该对这一相对性规则进行适度扩张,明确其对税务机关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司法的权威,并保护纳税主体的权利。
2006年04期 128-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石旭斋;
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宗旨和最终追求在于市场经济体制中处于不利竞争地位的弱势群体,通过充分合作实现自助、自立与自我服务,最终实现自身权益的有效保护与扩大。因而,充分保障合作社社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将有利于促进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从而直接服务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效保障合作社社员的经济权利,正是充分发挥现代法的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等利益调整功能的具体内涵;广泛保障合作社社员的社会权利,实现合作经济组织的独立社会团体地位,也是实现国家权力的社会回归的必然要求。
2006年04期 135-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吴治民;文忠桥;2006年04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丁忠明;2006年04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胡善珍;2006年04期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蔡玲;2006年04期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汪俊秀;2006年04期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姚跃武;崔瑶瑶;2006年04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汪易强;王慧玲;2006年04期 15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于伟荣;2006年04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2006年04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2006年04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2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