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问陶;王成进;
虚拟经济的发展改变了经济的增长方式。文章对已有的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回顾和评析,从经济发展历史中考查了虚拟经济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归纳虚拟经济在现代经济中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经济下的经济增长模型,本模型抓住了虚拟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两个方面的作用:对实际投入生产中资本量的影响和对资本产出效率变化的影响。
2006年02期 1-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李金华;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在社会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不断上升,社会的主导产业将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产业,再转移到第三产业。中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轨迹显示:现代中国的主导产业是第二产业而不是第三产业,中国的产业结构还处于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演变的过程中;中国产业结构存在σ-收敛性,中国的第三产业还没有得到长足发展,中国经济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还未进入完全工业化时代;中国产业的空间集聚与地域的资源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具备显著的地域特色。
2006年02期 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杨文进;
钢铁产业正进入高成本与低收入的困难时期,因此,前些年在高收入与低成本所造成的繁荣时期而被冷落的注重成本管理的“邯钢经验”又将会成为钢铁行业普遍重视的对象。这种情况是由钢铁行业与其上下游行业及国民经济的周期关系决定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和作用机制,使得决定利润率变化的各种性质不同的价格组合,一方面在每个产业内部都具有时间上的继起性,由此决定了每个部门周期的必然性,另一方面在存在着投入产出关系的各产业之间具有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时间上的继起性,这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周期关系是不完全同步的,因此,在任何时候都会出现“繁荣中的萧条”与“萧条中的繁荣”现象。不同部门之间既有差异但又具有较高同步性的周期关系,则决定着宏观经济的周期运动。宏观周期同样是由微观机制决定的。
2006年02期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许箫迪;王子龙;李晓雯;
通过对知识溢出区域空间演化过程的分析,认为受自然地理因素和经济地理因素影响的知识溢出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动力源泉。利用空间距离聚集度指标,对区域企业集群知识溢出的形成、集群分布及集群强弱和范围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知识的空间根植性决定了知识溢出倾向于在一定空间实现区位极化。企业的地理集聚和区域知识溢出之间存在正向互动作用。
2006年02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黄德海;胡智;
对国际投资引力、动力和惯性的研究表明,我国国际投资的引力和动力虽在不断增加但系数仍然较小,国际投资惯性基本处于零投资惯性阶段。而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引力和动力却在不断增加,且其国际投资惯性已从零投资惯性向正投资惯性转变。当前,中国已由一个引进外资的国家逐渐转向对外投资的国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投资引力和动力系数,保持国际投资的持续性,克服国际投资中的短期行为,强调引进外资规模的适度性。
2006年02期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 魏敏;
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自然环境的“回归大自然”的旅游,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具有生态脆弱性和环境敏感性,开发不当,极易受到破坏。因而,要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种效益相统一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方式,必须从制度上给予保证。文章从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出发,指出其中存在的制度短板效应,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2006年02期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孙泽生;阮尹;惠丰廷;南中信;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当代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应对策略研究也成为当前的热点。本文在分析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策略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应按照市场结构和产业集聚状况等因素来区分和界定不同主体在应对中的职能定位,从公共选择的角度出发,对策研究应主要针对中小企业和产业集聚状况展开,本文通过浙江省的案例说明了这一思路。
2006年02期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 赵玻;何莉娟;
在同一店铺中,零售商经营的所有商品之间形成了互补性的需求关系,这为零售商实施亏损诱饵策略创造了条件。零售商实施亏损诱饵策略不仅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还可以获取竞争优势。从长期来看,亏损诱饵策略可能对零售商和制造商都具有反竞争效应。对反托拉斯当局来讲,严格区分亏损诱饵和高弹性商品、知名品牌以及销售速度较快产品的正常价格是必要的。
2006年02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 朱晓喆;
我国政府在制定有关“三农”问题的社会政策和法律制度时,应该从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利益出发,从法律上来说,必须围绕着如何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利,展开各项制度建设。我国目前已经通过各种形式的立法,努力确保农民的生存权。农村社会保障法是落实农民生存权的最为重要的法律途径。本文将从法理上廓清农民生存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关联,从而对农民生存权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总结和展望。
2006年02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林光祺;
中国社会存在着一个关于不同社会群体的权利和义务的基本社会契约,以这种契约的变迁为划分方式,社会保障在中国农村有其非常独特的制度变迁路径。以此为逻辑起点,本项研究通过对农村集体、家庭、土地、政府、市场与社会等诸多保障制度的考察,将建国50多年来的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过程依次划分为集体契约型的隐性“普惠”保障、分权型的显性“利益分割或损益不均”保障和社会契约型的制度化“利益调整重构”保障三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体系结构进行相应的制度评估,继而检视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路径。
2006年02期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张庆亮;
由于种种原因,时至今日,中国广大农民仍然游离于社会保障网络之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仍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展。显然,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需要创新思路。本文在提出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够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指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衔接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合,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一种可行的思路。这对于探索建立适合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6年02期 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赵新龙;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而日渐突出,并成为社会关注和政策讨论的焦点,一旦处理不好,容易激化社会矛盾。本文在解析失地农民利益流失及其原因的现实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根据政府财力和失地农民数量等客观条件,探讨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06年02期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江庆;
本文对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理论与新近发展进行了回顾,根据纵向财政不平衡的传统定义,对1978-2003年我国中央与地方纵向财政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发现1978-1984年纵向财政处于正向不平衡状态,1985-1993年纵向财政基本平衡,1994-2003年纵向财政处于反向不平衡状态。分税制后中央本级财政收支正缺口呈扩大趋势,而地方负的财政缺口也呈扩大趋势,而且中央财政的正缺口并不足以弥补地方财政的负缺口,在地方举债受到严格限制的条件下,为弥补缺口,地方政府扩大预算外收入是其唯一途径。
2006年02期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 万春;许莉;
本文以中国1978-2003年的财政预算内收支数据为样本,分析财政预算内收入、预算内支出、经济增长等变量的长期稳定性和它们之间的均衡关系,发现,虽然1998-2003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加剧了数据的波动性,但预算内收入与其子项目之间、预算内支出与其分项目之间、预算内收支与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表明预算内收入结构(即预算内收入和其组成子项的比例关系)和预算内支出结构具有稳定性,财政预算内收支活动稳定而又积极地促进了经济增长。
2006年02期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胡立法;唐海燕;
在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我国国际收支中投资收益逆差抵消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在未来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减少的情况下,这将会导致中国国际收支的恶化。因此,需要大力推进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以谋求国际收支平衡。
2006年02期 9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马卫锋;王春峰;黄解宇;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问题颇有争议。伴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兴起,国外出现了大量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对于两者关系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很多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期获得经验上的证据,对我们理解两者间的关系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文围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以及金融体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这两个主要问题对国外代表性的实证研究作了评述。
2006年02期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郭亚力;
我国房地产融资主要依赖银行贷款,银行系统因此而积累了较高风险。国家针对土地及信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房地产企业由此而出现的融资困难有目共睹,与此同时,巨额社会闲散资金却找不到合适通道投资于房地产,种种现象说明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房地产金融体系。本文全面分析我国房地产的投融资格局,并提出以下建议:发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适时推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及时开辟多元化的房地产融资渠道,建立健全房地产金融体系。
2006年02期 105-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肖久灵;
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组成特征对组织革新、企业战略及组织绩效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华东地区的86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组成特征对团队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应该充分考虑任期、年龄、教育和专业背景等因素,保持高层管理团队组成的异质性,才能提高高层管理团队的决策效率、工作效率和企业利润率,进而提升团队效能。
2006年02期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胡旺盛;
作为能更新自身能力的能力,企业的动态能力具有知识性和学习性的特征,它的形成和组织学习密切相关。本文从组织知识学习的过程性着手,构建一个基于组织学习的动态能力的理论模型,分析组织学习对动态能力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开展组织学习提升动态能力的建议。
2006年02期 118-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钱言;任浩;
本文借鉴生态学中生物物种的生态位理论,分析企业生态位重叠的原因、形态模型以及与企业竞争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竞争的实质是生态位重叠并引发资源相对不足,进而阐述了共同进化是企业新型竞争关系构建的目标,探讨了新型竞争关系构建的途径:生态位的分离和新资源的扩充,并指明企业实现共同进化这一目标应具备的条件。
2006年02期 12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 刘石兰;江若尘;
在传统的交易营销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交易型营销渠道因现代营销环境的改变和关系营销理念的广泛应用,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挑战和限制。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改革交易型营销渠道,建立以关系营销理念为指导的关系型营销渠道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首先综述了西方营销渠道关系理论的研究内容,然后在交易型营销渠道与关系型营销渠道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构建关系型营销渠道的渠道知识共生网络。
2006年02期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崔学刚;岳虹;
会计不仅仅是经济计量的工具,而且是作为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或机制之一,是经济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的工具,因此,会计政策选择与执行具有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后果。会计政策经济后果是指会计政策的选择对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或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华泰财产保险公司兴衰案中会计政策经济后果及其产生路径的分析,揭示了会计政策经济后果的基本作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为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准则制定、决策者对会计信息的利用以及监管法规的完善分别提供了应对策略。
2006年02期 13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刘斌;胡媛;
本文以2003年进行了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的沪深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进行操控性应计利润的分离,得到反映企业组合会计政策选择对利润的影响金额,进而检验了组合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契约动因。研究发现:权益负债率高、存在报酬契约的公司更可能选择提高当期盈余的组合会计政策,从而证实了债务契约假设和报酬契约假设;由于我国企业所处的特殊政策环境,政治成本假设检验得到与假设相反的结果。
2006年02期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 邓亚萍;陈方正;2006年02期 146-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张继红;2006年02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胡瑞仲;聂锐;2006年02期 150-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赵蓉;李泉;2006年02期 152-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王维红;2006年02期 153-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周先霞;2006年02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2006年02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 2006年02期 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 2006年02期 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3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