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敏,李国平
本文通过区域竞争力的区位差异分析 ,指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差异 ,并解释出现差异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提高西部区域竞争力的若干途径。
2003年05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郭其友
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巨变引起了劳动结构的深刻变化。劳动结构的变化既影响着商品价值的形成又影响着财富的生产。尽管分配制度涉及到所有制、生产力状况等等方面 ,但劳动内容、方式的变化对价值形成的作用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分配制度的改革。
2003年05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陈晓玲
文章以用户满意理论为指导 ,提出了一种新的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构筑了以投资者满意度指数为核心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 ,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2003年05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叶勤
跨国并购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法规的现实依据。本文从现有研究、调查和案例出发 ,实证分析了跨国并购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中国企业绩效、短期和长期就业、市场垄断等的不同影响 ,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借鉴。
2003年05期 17-21+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王雷
区际贸易壁垒会通过影响一国经济整体内部的协调而阻碍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本文就我国区际分工和贸易壁垒问题的现状结合近年来的数据进行了实证考察 ,发现我国整体的区际贸易壁垒虽然仍较高 ,但有降低的趋势 ,东西部的经济差距对国内经济协调有着较大的影响。同时发现我国区际贸易开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无论是产业间的还是产业内的贸易。通过对区际贸易壁垒形成机理及其与国际竞争力相关度的分析 ,发现制度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将大大推进我国区际贸易的协调和全国专业化分工及规模经济的实现 ,进而可以有效促进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2003年05期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徐松
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 ,具有众多跨国公司和综合商社 ,他们对世界各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 ,但两国的对外投资理论、方式、主体 ,跨国公司的管理模式、经营模式、投资的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别。因此 ,本文旨在对美日两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 ,研究其不同的特点 ,以便使中国在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时能充分利用其优势 ,提高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和整体利益。
2003年05期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朱传耿,朱舜
区域经济学中的“区域”不是单指某一种区域类型 ,依据研究的需要 ,既可以是行政区域 ,也可以是经济区域 ,还可以是自然区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包括区际经济学和区内经济学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 ) ,这种区分有利于区域经济学体系的尽快形成 ;把区域经济学视为应用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学的社会实践功能 ;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空间上的不平衡性、时间上的阶段性与动力机制上的人地互动性等规律 ;新区域经济学是由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直接推动产生的 ,是传统区域经济学的创新结果 ,它侧重研究新区位因素、全球区位论、新地域运动规律、新空间集聚等内容。
2003年05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梁幸平
民营企业集群的发展 ,使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民营企业集群中低水平、低档次的重复建设 ,导致产品趋同 ,形不成地区优势和企业集群优势。因此 ,本文从转变观念 ,建立新型民营企业集群入手 ,到利用虚拟经营 ,网络技术 ,用快速灵活的团队作业 ,发挥地方政府的中观调控作用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集群更快发展的思路。
2003年05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k] - 王瑞
近年来 ,尤其是我国提出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基本框架以后 ,理论界与实践部门在如何更好地实践财政公共性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同时 ,也引发了许多争论。如财政公共性是财政一般范畴还是财政特殊范畴 ?公共财政是否公共性的必然选择 ,国家财政是否就是对公共性的否定 ?公共性的最佳实现形式是什么 ?等等。本文从国家与财政的关系入手 ,对财政公共性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财政公共性脱胎于国家的公共性并由国家强制权力保证实施 ,其具体内容取决于一国的基本国情 ,而且与财政实践并无必然的因果联系。进而得出当前进行财政理论研究 ,应紧密联系中国国情 ,在维护国家绝对权威的基础上 ,循序渐进地实现财政公共性的完全体现的结论。
2003年05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黄虹
进行税收筹划 ,要求纳税人必须在知法、懂法、不违法的前提下 ,经过比较分析 ,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纳税选择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本文就企业增值税的税收筹划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2003年05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钟雅苏
西部大开发离不开政府的扶持 ,尤其是税收优惠的扶持 ,面对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本文在分析WTO的《反补贴协议》及其例外的基础上 ,探讨了我国应对WTO反补贴协议的几点政策的调整 ,提出了完善我国西部地区税收优惠的措施建议。
2003年05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刘冀
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70 %以上 ,农民的脱贫问题不解决 ,根本谈不上国家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对于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也是一个隐患。要想解决贫困问题 ,金融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究竟应该由谁来执行、用什么方式来执行 ,才能维持这种支持活动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在金融机构丧失了国家的保护伞而需自谋饭碗的大环境下 ,如何平衡农贷的风险与收益 ,使资金的供应方有积极开展农贷的热情 ,这是理论界研究和争论的主题 ,也是基层工作尝试的方向。
2003年05期 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刘湘云
中小企业在现代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小企业融资力弱是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进而 ,中小企业融资力存在着地区性差异、产业性差异、规模性差异和所有制性质差异。这些差异对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创新的逻辑顺序构成重要影响 :首先 ,从内部因素上提升全体中小企业融资力的信息制度创新应放在首位 ;其次 ,创新成本较低的、由民营经济内生而来的、有利于削弱中小企业融资力的所有制性质差异的民间金融等内生性金融制度创新在融资制度创新次序中应排在前列 ;最后 ,创新成本较高的、有利于削弱中小企业融资力的地区性差异、产业性差异及规模性差异的外生性金融制度创新应放在融资次序的后端。当然 ,这种逻辑顺序实际上只是给出各层级融资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大小 ,在实践中可随具体情况而进行相应调整。
2003年05期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叶耀明,吴建伟
外商直接投资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 ,从中长期来看 ,FDI的大量流入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潜在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本文通过考察近年来我国FDI的增长规模 ,着重分析了FDI的大量流入可能对我国今后国际收支带来的冲击 ,指出了必须要重视FDI大量流入后的负面影响。
2003年05期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李丽,刘晨,刘莉
面对中国通货紧缩的趋势 ,央行实行了较长时间的低利率政策以求刺激经济的增长 ,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利率传导机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为了疏通利率传导机制 ,需要从利率市场化和改革微观宏观环境着手 ,使利率成为央行一项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2003年05期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姜付秀
企业拥有战略性资产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绩效的改善是不够的。要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转化为企业的优良绩效 ,企业的财务政策就应该与实现企业经济利润的战略性资产相适应。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能够增强企业得到战略性资产上的经济租金。企业的融资政策即企业的资本结构对实现企业由竞争优势转化为优异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05期 71-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申尊焕
公司治理理论表明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问题 ,但已有理论缺乏对其侵害原因的分析。依据公共选择理论 ,大股东提供的监督服务是一种俱乐部产品 ;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博弈分析表明 ,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是为补偿其监督成本 ,且大股东数量越多 ,其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越小。为防止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发生 ,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和公司长远利益 ,就应对大股东的监督进行补偿 ,并给予激励。
2003年05期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唐勇,栾天虹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利用不同融资模式的比较 ,用以评价不同治理模式的优劣。根据赫希曼的退出呼吁理论 ,结合美德两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形成及其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仅依赖于退出或呼吁一种机制的英美模式和德日模式都不是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 ,维持退出与呼吁之间的均衡 ,两种机制并用对于获得有效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
2003年05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马亚军
随着我国股票市场十年来的迅猛发展 ,理论界对上市公司的研究也更加广泛和深入 ,然而却忽略了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流失这一重要问题。对此 ,本文在界定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流失概念的基础上 ,总结了上市公司国有资产流失的十大主渠道 ,概括了流失的主要特征 ,最后对流失的原因进行了剖析。
2003年05期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胡新文,颜光华
本文对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发展进行了简单介绍 ,从现实经济角度将公司治理理论划分为三大流派 ,并一一作了述评。在此基础上 ,提出我国民营企业应采纳的公司治理观。
2003年05期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孔令锋,黄乾
人力资本产权的价值在于交易。人力资本产权交易的基础在于排他性产权 ,必要条件在于人力资本获取的现有收益与交易成本之和小于未来的预期收益。人力资本产权交易具有高专用性、高频率和不确定性 ,必须为人力资本产权交易构建有效的市场机制、契约机制和保障机制 ,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03年05期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盛剑锋,刘志炜
信息技术和Internet的发展 ,不仅使企业本身产生重大变革 ,而且使企业之间的合作竞争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从信息技术、全球网络和企业网络化发展的角度 ,探讨和分析了网络环境下企业合作的目的、方式和特点 ,以及对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2003年05期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刘高峰
把握企业脉搏 ,适时导入CI设计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方针之一。有效地实施CI战略对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05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葛丽芳
随着我国加入WTO ,旅行社市场的全面开放已是大势所趋。现在合资旅行社已进入我国 ,今年的 7月份 ,国家允许独资旅行社在我国设立。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与国际旅游接轨的关键时刻 ,品牌竞争强弱悬殊的尴尬已无法回避。中国旅行社业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 ,难以实现质的飞跃 ,症结之一就是旅行社缺乏品牌化经营。本文就旅行社如何选择自身的品牌结构、如何管理品牌组合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2003年05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刘从九,刘石兰
知识管理是涉及整个组织所有方面的一项系统工程 ,知识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不仅需要组织所有员工的参与和协调 ,而且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作为其运作的载体。而传统的组织结构对于知识组织的运作和知识管理已经形成制约 ,因此必须加以变革。本文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变革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2003年05期 110-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陆娟
开放和竞争的世界市场 ,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品牌竞争的市场。在诺大的中国无一世界级名牌的现实面前 ,中国农产品品牌更显不足。农业企业如何在我国加入WTO后的今天 ,学习和借鉴品牌发展的国际经验 ,以加速发展中国农业企业自己的品牌 ,业已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2003年05期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 薛文,熊俊峰
BOT投融资方式目前引起我国的广泛重视 ,一些重要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经营都采用了该方式。但对于BOT协议的法律性质在我国法学界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BOT协议既不是民事合同也不是行政合同的分析 ,认为BOT协议应界定为经济合同的一类。
2003年05期 11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刘大洪,田开友
交易成本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它在法律制度安排和创新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来分析政府采购制度和颁行政府采购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同时笔者以此对我国现行政府采购法的制度完善进行了探讨。
2003年05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