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金良
本文根据西方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的跳跃式经济发展史实,从发展模式和区域经济两个方面论述了跳跃式经济协调机制,说明了完善市场机制和政府主导的制度结构变迁机制,培育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报酬递增机制,强化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自增强机制等,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2003年03期 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黄邦根,施俊龙
马歇尔认为,商品的价格与价值是同义词。均衡价格是由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并且随着时间的延伸或供给调节范围的扩大,供给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也日益扩大。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表面上看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似乎是截然不同的。然而,由于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无论是第一种含义的,还是第二种含义的,都同商品的供求紧密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求决定的。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实质上也是供求决定价值论,与马歇尔的均衡价格论具有同一性。
2003年03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后小仙
政府经济功能问题是一个恒新的话题,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理论的比较和反思,厘清政府与市场各自不同的运行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寻找植根于我国国情的政府行为模式。
2003年03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张启明
历经无数坎坷,“温州模式”以其强大的适应力和生命力得到了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温州模式”的经济是老百姓的经济,是温州老百姓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发展起来的经济,是政府科学规范和引导的经济,是以创新为灵魂的经济。准确把握“温州模式”的本质内涵,对其它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2003年03期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曾国平,刘海霞
本文通过描述产业内贸易的现状,以此说明其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进而分析了产业内贸易的两种重要形成因素——规模经济及产品差异化,并且结合近年来跨国公司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活跃表现,分析其与产业内贸易的互动作用。
2003年03期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方留,赵金华
本文论述了国际贸易中,作为技术性留易壁垒(TBT)核心内容的技术标准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技术标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并提出了我国技术标准建设与创新的总体设想及战略对策。
2003年03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 陈雪伶
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旅游市场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入境旅游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我国旅游业要持续发展,真正跨入世界旅游强国的行列,必须重视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就我国入境旅游业的现状、未来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向、入境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2003年03期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邹凤羽
粮食流通市场化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期货在粮食流通市场化的进程中是一个无可替代的重要市场手段。粮食流通市场化,给粮食期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而近几年来我国粮食期货市场的运行处于萎缩状态,为此本文提出了积极培育和发展粮食期货市场的措施建议,指出期货市场应在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03年03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丁兴烁,万寿桥
本文首先论证了商品流转活动的本质属于传统的物流活动,从而商品流转统计也属于传统的物流统计。在分析传统物流统计的缺陷的基础上,构建了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
2003年03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程吉生
银行监管效率理念经历了从安全优先到效率优先,再到效率与安全融合、互动的嬗变过程。这一理念不仅在世界各国的国内立法中得到反映,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有充分体现。效率与安全是辩证互动的关系,处在转型和开放时期的国内银行监管要切实转变理念,多方面采取措施,提高监管效率。
2003年03期 33-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 张艳辉
大数法则是保险业经营的一个重要数理基础。大数法则对同质风险在大量保险单位之间的分摊类似于厂商理论中的规模经济性。规模经济是对生产经营成本的分摊,大数法则是对风险的分散。保险经营的规模要求是保持保险公司财务稳定性的重要条件。
2003年03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杨广伟
商业银行流程再造的目的在于提升银行的赢利性,而银行反洗钱机制的建立既是监管部门法规约束的结果,同时也是银行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其更侧重银行经营安全性的要求,但最终,它们都服从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银行通过农业务流程中为反洗钱合理定位,可以建立一体化的反洗钱机制,以更低的成本有效地防止银行被洗钱犯罪分子利用。
2003年03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4k] - 徐德云
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系统地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指出中小企业信用资源的不足、高比率的倒闭和违约、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和国内金融业自身的整合与贷款紧缩是我国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障碍,并从政策性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三个角度出发就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2003年03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 徐承彦
本文阐述了中国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投资主体单一、退出机制不完善、外部环境不佳、专业人才匮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即加强风险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运作机制、大力优化风险投资外部环境和抓紧培养风险投资人才。
2003年03期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陈厚德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信贷风险不断上升。本文认为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起信贷风险管理体制,但还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借鉴西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创新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状况,提出改善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质量的政策建议。
2003年03期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阮宜胜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宏伟,意义重大。它完全符合人民的愿望尤其是农民的愿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因为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其中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贫困人口为数不少。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和农民。彻底改革农业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极为重要而又现实的举措。
2003年03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 刘志伟
199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消费、投资需求不足,出口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回落,我国政府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五年来,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种反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其长期运用蕴育着极大的财政风险,而且政策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思考积极财政政策的局限性,并根据客观经济状况进行调整,并在适当的时候考虑其淡出的问题。
2003年03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刘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日益深入,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在利用外资方面,尤其是在引导外资流向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税收政策角度出发,对在现行倩况下如何调整政策,正确引导外资产业流向进行了粗略的探讨。
2003年03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 张松,王勇
本文对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联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探讨,认为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关联程度主要取决于股票市场的四大效应,但是,从实证分析来看,我国股票市场的四大效应皆不明显,从而使得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难以呈现良性的互动关联。另外,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刺激股票市场并拉动实体经济并非明智的选择,是不可靠的。
2003年03期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 王金圣
供应链管理是当前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供应健及供应链管理思想来源、发展背景和发展过程,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及发展过程的“三阶段”论。
2003年03期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刘震宇
战略联盟存在着一个存续的期限,它是由联盟自身发展过程的展开和联盟基础随环境变化而相互作用决定的。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互为影响,战略联盟的期限呈现出既有缩短又有延长的趋势。这一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地改变了有关联盟期限的一些传统观点。
2003年03期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程新章
企业竞争优势的评估,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本文通过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评估企业的竞争优势。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理论来源主要有传统的企业独特能力研究、李嘉图的企业分析理论和企业增长理论。通过分析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以评估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手段有价值链分析和VRIO分析框架。
2003年03期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 艾健明
融资结构决定了公司治理结构的模式,进而影响到企业绩效。在这三者关系中,公司治理结构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由股权结构和债权共同决定,因此,要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效率问题,就要打破现有的制度框架,从改变融资结构着手,不但要改变现有的股权结构,完善国有股治理机制,而且要强化债权人的相机治理机制,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2003年03期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张金标
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国有股权形成动机,围绕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剖析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国家必须拥有剩余控制权;同时,剩余控制权必须与剩余索取权相匹配。
2003年03期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丁士祥
用经济利润代替会计利润作为衡量企业家的贡献标准,是合理的并有其现实意义。对企业家依据经济利润进行激励,是企业家这个特殊生产要素的合理报酬。根据委托——代理关系,说明在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下,对企业家进行激励约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认为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核心是改变企业家的效用函数,并提出了激励约束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激励实施过程中的建议。
2003年03期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k] - 徐豪
现代广告创意以另类的张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现代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审美体验,给现代消费者以崭新的思维方式和视觉经验。现代广告的荒诞、夸张特性,抽象、含蓄的象征表现手法,更关注于内心挖掘的艺术精神,符合了现代消费者的心理。现代广告以反传统、反向思维另类的创意表现,完成了传统广告的商业目的,击垮了消费者对广告和产品的抑制与否定,使现代广告找到了自己深度的发展空间。
2003年03期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杨康民
市场营销观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引入和应用是高等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的产品是什么?产品的价值是什么?确立产品质量标准的是教育方还是需求方?教育产品的需求如何构成?怎样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上述问题涉及高等教育的一些重要理念。本文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2003年03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 邓德强
文章首先基于集团内部企业相互持股情况的复杂性以及其对合并会计报表的重大影响,提出了“少数股东损益是否应包括子公司对母公司的投资收益”问题。接着从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角度,分别以经济实体理论和母公司理论对此问题进行了解释。进而又从合并会计报表实务的角度,讨论了现行处理此问题的两种方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评析。最后,对解决上述的少数股东损益问题的理论选择和实务处理,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2003年03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 刘银国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会计界遭受了信誉危机。会计消息失真固然有制度存在漏洞、监管不力等原因,但笔者认为对经营者业绩评估不科学,片面追求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是其主要原因。笔者提出应以综合指标体系代替单一指标,淡化利润指标,平衡考核经营者业绩。
2003年03期 10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 潘晓明,尹丹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在自动化、无纸化、资料化的电子商务和高度信息化的网络财务系统下,传统审计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风险。本文对这些新风险进行了分类并作了具体分析,同时就新的审计风险提出了应对方法。
2003年03期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 周志刚
本文就提供劳务与建造合同的会计处理的异同点作比较说明,并对建造合同的会计核算提出了一些建议。
2003年03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徐红日,王海荣
随着被世人称为“诚信大厦”的华尔街的摇摇欲坠,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我国也正经受着“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为此,本文欲将以“经济人”与“道德人”的人性假设为视角,深入剖析我国当前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并试图通过提出加强制度与道德两方面建设的思路来实现会计诚信的回归。
2003年03期 115-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k] - 张桂珍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作品传播与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与此同时,同网络作品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的作品数字化与暂时复制问题日显突出。笔者在对不同观点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作品数字化和暂时复制都是著作权法中所指的复制行为,但在合理的情况下,对某些暂时复制而涉及的复制权应予以适当限制,这有利于保护权利人的财产权。
2003年03期 118-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 陆幼雅
知识产权是商品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市场经济和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成为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知识产权制度是当今国际通行的通过维护人类创造特权以加速生产力发展的最有效的一种法律制度,在激励科技创新、保护投资者利益、取得市场竞争优势、保障创新成果的传播与利用、促进国际间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003年03期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