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文益
<正> 一、组织供求计划平衡,必须重视经济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带来的影响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体制改革,从此,国内的经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因而使作为生活消费购买力主体部分的居民和购买力的形成(货币收入及其支出)和购买力投向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们必须重新加以研究,并视必要和条件的可能加以调整。在这个阶段对居民货币收入和购买力的影响关系大的变化主要有:
1990年01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方超伦
<正> 所谓社会集团购买力,是指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用公款在零售市场购买非生产、经营用的消费品的货币支出,其数值等于同期对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表现为集团的实物消费。为开展正常的工作业务,集团消费是必须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集团消费水平逐步提高也是必要的,但增长速度应控制在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增长率之下,才能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将对经济发展起相反作用。近几年,全国社会集团购买力的平
1990年01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王智滨
<正> 近年来,“消费需求膨胀”一词已在各类报刊上频频出现。但是,究竟什么是消费需求?它与消费额之间有何关系?笔者在此拟对人们传统的不科学的说法提出个人看法。我国许多理论工作者认为,消费需求是可用于消费的货币支付能力,它包括已实现的消费需求(消费额)和未实现的消费需求——结余购买力(居民银行存款和手存现金)。但笔者认为居民结余购买力(即居民储蓄——包括银行存款和手存现金,
1990年01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周大双
,曾洪波
<正> 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执行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并且要求治理整顿必须抓住四个环节,其中一、二两个环节分别是继续压缩社会总需求和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有效供给。这实际上就是要使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总量平衡、结构协调,而这也正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中心问题。从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简称社会总供求,下同)的现状出发,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对于克服当前的经济困难,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
1990年01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王自力
<正> 一、通货膨胀的测定是通货膨胀研究的基本前提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通货膨胀态势的日趋加剧,关于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已成为一段明期以来理论界和经济工作部门普遍关切并引起激烈争论的首要问题。然而,在众多的关于通货膨胀研究的文献中,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程度如何,怎样客观地度量已经发生的通货膨胀,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讨论。即使是涉及到与此课题有关的文献,在认识上也歧义很大,各有不同的测定依据和衡量标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通货膨胀就
1990年01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 王永年
<正> 关于经济机制问题,目前经济理论界较为倾向性的认识是,认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调节可一分为二,即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由此,也就存在着计划调节机制和市场调节机制。当然,这只是总的看法,至于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叙述上,如究竟什么是经济机制、对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的具体说明、两者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等等,大家在认识上则存在着一定的、甚至是较大的分歧,而这些分歧往往又是同相关联的处于争论之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联系在
1990年01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方光罗
<正> 一、商业文化概念的界定何谓商业文化?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笔者对散见于报刊杂志的专家、学者所发表的意见进行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商业文化是商业部门在历史的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本行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商业硬文化和软文化两大类。商业硬文化是指商业部门所拥有的物质设施和物质状态,含商业机器、设备、技术、建筑、仓库、商品等,它的主体是物。
1990年01期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 李兴业
<正> 我国的商业文学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它的孕育期可追溯到很远。在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产生了不从事生产、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人一词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三三年:“邹商人弦高将市于周”,商人在进行商品收购、销售、
1990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 劳汉生
,钟铁
<正> 关于商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众说纷坛,概括起来可分为宽、中、窄三派。宽派认为,商业文化是商业物质文明成果与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外延包括商业物质文化、商业组织制度文化以及商业精神文化。中派认为,商业文化是商业的上层建筑,外延包括商业精神文化和组织制度文化。窄派认为,商业文化仅指商业领域精神文明成果之总和。宽、中、窄三派各自内部在大前提一致下,其理解也不尽统一。例如,持窄派观点的人
1990年01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方寿彭
<正> 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观念与行为都在不断的转化与演变,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在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面前,观念与行为的转化与演变尤为重要。因为在企业各种影响人的积极因素中,领导观念与行为乃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是决定企业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条件,是企业人才开发的先导。本文试就这个问题谈粗浅认识。一、观念属性的特点所谓观念,即对事物的看法、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它来自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内心
1990年01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王作品
<正> 中央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深化改革是我国目前改革和建设的指导方针。税收是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方式,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在治理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中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但是目前国家税收法令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受到严重的破坏,纳税纪律混乱,依法纳税受到严重干扰,税务部门很难很好的履行职责,发挥其组织收入、宏观调控和监督的作用。税收承包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为此国务院作出《整顿税收秩序加强税收管理的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税务部门都必须在治
1990年01期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6k] <正> 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588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14,0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十年增长1.5倍,平均每年增长9.6%。国民收入十年增长1.4倍,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3倍。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1397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586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6.2%。全国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4,237亿元,增加到1988年的18,2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1990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陈秋华
,肖容秀
<正> 为了有效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我们必须根据当前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选择与实施合理的宏观财政政策,以适应这一新的转折。一、财政政策选择的客观基准财政政策是一个整体概念,是为保证国家一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规范性措施的总称。从财政收支活动的角度来考察,包括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补贴政策、财政信用政策等等;从财政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协调配套的角度来考察,包括紧的财政
1990年01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k] - 余华银
<正> 统计监督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性和和不可取代性,决定了它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工作部门,对什么是统计监督、统计监督的特点、统计监督与其它监督手段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仍有较大分岐。本文拟就这些同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统计监督的内涵与外延1、关于统计监督的内涵。统计监督的内涵,目前理论界大致有三种意见:
1990年01期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 郭显光
,张训苏
<正> 一、引言按照国务院决定,为了及时反映治理、整顿、调整、改革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及时监测宏观调控、社会需求、有效供给与通货膨胀,并把各方面的注意力从盲目追求速度转到追求效益上来,国家统计局等四家单位联合公布八项重要经济指标,即固定资产投资额、银行贷款余额及增加额、
1990年01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周舜臣
<正> 近几年来,审计作为一门新的学科,在我国审计学界蔚然兴起,一时学习研究成风,书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尽管某些观点有同有异,甚至大相径庭,但都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审计学的内容。虽然也遇到不少困难,却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为审计理论研究开拓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其主要表现为:(1)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概念,如审计管理、审计风险、审计环境、审计责任和审计行为等等,但这些概念还有待于规范化,以形成一门学科的基石;
1990年01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杨雄胜
<正> 本文将就企业理财主体模式的选择、实践途径等问题进行探讨。这些问题都是财务管理的基本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含糊的话,就无法对经济体制改革给企业财务带来的变化有个正确的认识。企业理财主体模式的选择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企业财务活动中的经济利益关系,将涉
1990年01期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汪素芹
<正> 利益的刚性问题,给价格改革带来很大困难,使得价格改革进程步履维艰、各层次经济活动主体要求价格改革能保证既得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得到增加。有没有可能在价格改革的任何阶段都做到这一点?为此,我们必须搞清价格改革与不同主体利益的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理解、支持和推动价格改革。一、利益的相对性与绝对性
1990年01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高宗明
<正> 目前,我国粮食价格偏低,影响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粮食产量连续四年未能完成国家计划,粮食统销价比购价还低,刺激了平价粮的消费。从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关健是如何使工业品同粮食及制品之间的比价合理,合理调整利益关系达到粮食增长,从而真正做到在抓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以及把粮食作为“农业的基础”。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受可耕地面积的限制,粮价的改革已经成
1990年01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郑光贵
<正> 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按照包死基数、确保上交、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确定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的。因此,承包利润基数的确定,既是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性工作,又是对企业责任大小、利益多少的界定。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必须把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转化为定量可操作的承包基数,这确实是一大难题。这个难题如果不能较好地得到解决,将会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并还会造成企业之间苦乐不均的责利矛
1990年01期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 陈梦达
,周建军
<正> 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营,是国家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鉴于当前专营中发生的问题和困难,本文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以分析现状为出发点,就完善农资专营的基本思路和对策作一粗浅探讨。农资专营的现状分析实行专营以来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不容置疑的。仅半年多时间,市场由乱趋治,
1990年01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 张启明
<正> 一、发挥商业对生产的反作用,引导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在社会产品供给不足,商品市场发育不健全的条件下,商业可通过以下措施达到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首先,商业根据商品的供求状况,对那些严重短缺又关系到人民生活的重要商品,在其产
1990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董明珍
,刘强
<正> 1、确定测算品种由于供销社企业综合经营成千上万种商品,一律实行“两保”,不仅工作量太,而且实际上也无此必要。因此,对测算品种应本着重要性的原则,采取ABC分类管理法。一般地说,对A类商品即进货量大,进货毛利率低,进货渠道复
1990年01期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