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力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唐斯如 ,陈年红

    <正> 生产力标准的完整表述是: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即最高尺度)。它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说,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多样的,因为根本标准不同于唯一标准,在它之外还有非根本标准,如部门工作标准,道德标准等;其二是说,社会进步的诸多标准不能同等而语,其中生产力标准具有最高的、决定性意义。为了正确地把握和贯彻生产力标准,正确地理解生产力自身发展的尺度——量的尺度和质的尺度,科学地给出生产力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深生产力标准的认识,对于全面深入了解我国生产力所处的状态,具有现实意义。

    1989年05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试论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朱启贵

    <正> 当前,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不太好,是经济管理水平不高、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和物质消耗高等问题的集中表现,这不利于我国迅速改变经济落后面貌,也不利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统计是考核经济效益的工具,但是现行统计考核办法还不太科学。因此,改进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1989年05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 对工业企业生产均衡性统计的商榷

    汪道明

    <正> 有节奏、均衡地组织生产,是工业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节奏性、均衡性,是指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在单位时间内都按预定安排完成任务,没有前松后紧、忙乱突击的现象,使企业的设备负荷劳动力使用经常处于正常的利用状态。这里所说的单位时间,多以日为单位,用于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的检查。

    1989年05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k]
  • 工业职工素质统计初探

    俞壮林

    <正> 一、工业职工素质的内涵及其统计意义所谓素质,按照“辞海”的解释,主要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指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另一是指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成熟起来的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从这里引伸,工业职工素质的理解,一般有这样两层意思:①工业职工素质,应当包括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素质,也包括企业领导和工人群众的素质。②工业职工素质的内容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文

    1989年05期 15-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 专家调查法的组织与数据处理

    郭显光

    <正> 统计,是从数量方面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为了深刻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既要搜集丰富的统计资料,又要搜集一部分不能用数字或很难用数字表达的情况,专家调查法是搜集这第二方面资料的一种有效方法。专家调查法,是一种向专家发函,征求意见的调研方法,国外称德尔菲法。这种方法对资料少,未知因素多,希望靠专家经验判断预测的问题尤为适用。

    1989年05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计算机与统计信息系统

    谢忠秋

    <正> 实际上,一个统计组织或一个统计工作过程就是一个信息系统。但由于更多的是采用手工或机械来处理信息,因而其时的信息系统也多是人工式或机械式的统计信息系统,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电子计算机问世后,将它应用于信息处理,使得统计信息系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首先,电子计算机扩展了人脑,从而使得电子计算机能够代替人工信息系统中人脑的部分识别、控制和指挥的职能;其次,现代社会的信息量在按

    1989年05期 23-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 国民收入分配的运行与效应问题

    胡工亮

    <正> 在MPS核算体系中,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表现。作为一种量的概念,国民收入体现着国力水平,它是组织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数量依据。举凡社会再生产规模、生产发展速度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增长变化等等经济决策和运行,无不以国民经济收入的高低为转移,并受到它的制约。

    1989年05期 24-2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9k]
  • 论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与胡昌暖教授商榷

    陆满平

    <正> 贵刊1989年第2期发表了胡昌暖教授的《价格总水平及其发展趋势》一文,试“从价格体系变动规律出发,来研究这个问题”,以探求“能不能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能稳定到什么程度,即每年上涨率能控制到什么程度”。读后很有启发,但贯穿全文的理论核心及前提——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降低、价格总水平降低,以及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不存在价格刚性等,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特提出与胡昌暖教授商榷。

    1989年05期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 财政与价格关系新探

    单学勇

    <正>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和评价国民经济中的财政与价格的关系。一、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基本职能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价格作用的机制应当通过价格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职能和分配职能来实现。

    1989年05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 “企业集体股”弊端多

    孙福好

    <正> 首先从“企业集体股”的来源和形成看,设置“企业集体股”是为了在企业推行股份制中,划清国有资会和自有资余的界限,明确企业对自有资金的那部分产权,落实自有资金的最终归宿,把自有资金无偿认定为企业所有的股金。它不是通过资金配股上市而形成的企业股金。企业这种单方面一次性无限制的非市场的大额增股,它实质上是企业自己持自己的大股,这是不妥的。因为“企业集体股”与国有股的持股人是不同的,二者在逻辑上也

    1989年05期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 内部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李凤鸣

    <正> 一、内部控制的历史事实从理论上讲,人类自从有了群体活动,即有了一定意义上的控制,早期西方的议会控制,我国古代的御使制度。均属控制制度的演变。内部控制的事实,可以追溯到远古文明时期公共资金的管理中,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历史沉迹,均有发现,中国《周礼》中也有记述。但其真正的产生还是本世纪的事,内部控制首先得到了外部审计

    1989年05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试论股份制企业与财务关系的新格局

    卓文燕

    <正> 股份制作为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日益引起理论界和实业界的普遍关注。时至今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六千多家企业实行了股份制,但是,对于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股份制是否可行?股份制企业中财务会计工作将如何设计等,却有许多不同意见,本人试图从股份制在我国实行的可行性和由此而引起的财务关系的变革谈点看法,以期引起争鸣。

    1989年05期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企业承包制与会计核算体制的关系

    欧阳升 ,宋在奎

    <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会计核算体制如何适应承包制的需要,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摆在企业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面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企业承包制,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以经济核算为基础,以责、权、利紧密结合为特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一项新型的经营管理制度,它是属于经济基础。企业承包制,横观分为内部、外部承包;纵观一般分为三级承包,即财政→公司(厂)承包(以下简称公司);企业→门点(车间)承包(以下简称门点);门点→柜组(班组)承包(以下简称柜组)。企

    1989年05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物资体制改革刍议

    戴新祥

    <正> 一在过去的十年改革历程中,我国物资体制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以产品分配调拨为主要形式的旧体制受到强烈冲击,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为依据的新体制正在确立。1、抛弃了生产资料不是商品的陈旧观念,承认它是商品,也要进入市场进行交换,生产资料市场初具规模。2、改变了生产资料只能采取计划分配统一调整的物资分配体制,大幅度缩减了国家统一分配物资的品种和数量,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物资分类管理体制开始建立。

    1989年05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市埸矛盾与市场营销功能的强化、转换和展扩

    陆娟

    <正> 一、市场矛盾的基本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加入市场活动的目的不同,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之间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种种矛盾的客观存在。这就是市场矛盾。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市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至少有以下七大矛盾是不可消除的,有的还会

    1989年05期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5k]
  • 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健全企业经营机制

    周钢

    <正> 企业不活,是阻碍供销社建立健全企业经营机制的主要“症结”勿容置疑,供销合作社经过七年多的改革,在许多方面有了显著进展,为农村商品生产服务有所加强,横向经济联合已经起步,单一的经营方式开始改变,企业管理制度有所改革,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有所提高。但是,从总体上讲,供销社作为集体所

    1989年05期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安徽省税收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千里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十年改革,安徽省税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有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一)增加了税种,建立了复税制。随着复税制的建立,税收结构有了很大变化,已由原来单一以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逐步成为以流转税和收益税为主体的复税制体系,实现了多税种,多层次,多环节征收。目前,全国已设立税种(包括基金)35个。这是指由税务部

    1989年05期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 略论对私营企业及其投资者的课税

    阮宜胜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征收私营企业投资者个人收入调节税》(以下简称《规定》)均已公布施行。显然,这对于建立健全私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鼓励私营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改革税收制度尤其是完善所得课税制度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989年05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 必须建立税务司法机构和制度

    姚亚士

    <正> 税务司法同税收立法一样,是健全社会主义税收法制必不可少的。制定税收法规,只能做到“有法可依”,还不能保证有法必依。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税务司法机构和制度,对违反税收法制的行为,按照司法程序给予必要的制裁,才能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税收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才能得到实现。在整个税收法制中,恰恰这方面是我们最薄弱的环节。它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没有一个完整的税务司法法规。目前仅有一部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条例》,而且规定的不具体,适用范围有限,外籍企业

    1989年05期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 由安徽省连续发生的农产品“贸易大战”所引起的若干思考

    吴建新

    <正> 一、“贸易大战”的概况及其危害近几年,围绕着农产品展开的“贸易大战”在安徽省愈演愈烈。比如88年的“茶叶大战”、“蚕茧大战”和“薄荷油大战”。安徽省88年花茶收购均价,比国家指导价高出35%,较1978年增长一倍多,省内、省外多渠道竞相争购。茶叶从一季度滞销,变成紧货俏货。87年产量突破5万吨。88年产量又增加到近6万吨。88年春季一开秤。沪、粤、浙、苏、赣、豫等六个省市的国营、集体、个体一齐上,对我省毗邻地区含税抬价抢购,省内产区有的县则是“千杆秤”收茶。一些既无技术、无标准样茶、又无仓储条件和资金的经营者,也纷纷

    1989年05期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 蚌埠市商业在皖北地区组织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沈玉恆

    <正> 正确认识蚌埠市商业在皖北地区组织商品流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繁荣这一地区商品经济,搞活商品流通,将起到积极作用。一、蚌埠商业在皖北地区组织商品流通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指出,市场是流通领域本身的总表现。市场与商品流通是一对形追影随的伴侣,形成市场的条件,客观上要求商流便于相对集中,要求建立一些“常设不散”的交流会。蚌埠商业优势主要体现在她既是交通枢纽,又是皖北地区商品集散地。

    1989年05期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