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市场下实现经济增长目标的途径
王军
摘要(Abstract):
<正> 我国经济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短缺经济的状况,市场供求关系由经常的供不应求转变为经常的供求平衡和供过于求,无论是消费品市场,还是投资品市场,大都从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据统计,1997年全国600余种主要商品中,供不应求的仅占1.6%,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66.6%,供过于求的占31.8%。应该说,买方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过程。它有利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买方市场在给广大消费者以巨大益处的同时,给生产者,经营者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具体到今年我国的经济形
关键词(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王军
DOI: 10.19337/j.cnki.34-1093/f.2000.02.02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闻潜:《社会主义市场模式--管理均衡论》,199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 刘国光:《再谈“买方市场”》,《财贸经济》,1997. 10。
- 3. 张立群:《当前经济发展显示新特点》,《瞭望》,1997. 44。
- 4. 胡春力:《正确把握结构调整的目标和任务》,《中国劳动科学》,1997. 10。
- 5. 周天:《1998年稳定,增长和改革态势的估计和建议》,《财贸经济》,1998. 1。
- 6. 林文益:《“买方市场”的再质疑》,《商业经济与管理》,1998. 2。
- 7.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多重经济目标下的有效政策组合》,《经济研究》,1998. 4。
- 8. 冯并、阎卡林:《全面认识买方市场》,《选好投资拉动着力点》,《经济日报》,1998. 2. 25。
- 9. 张立群、解三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建议》,《经济日报》,1998. 5. 25。
- 10. 洪银兴:《买方市场背景下的经济增长》,《经济日报》,1998. 6. 1。
- 11.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前景看好,问题依然存在;稳中有进,政策微调紧迫》,《中国证券报》,1998. 4. 2。
- 12. 侯邦安:《面对买方市场:宏观政策如何举手投足》,《中国证券报》,1998. 6. 1。
- 13. 钟朋荣:《增加投资,启动市场》,《金融时报》,1998. 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