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微观企业的证据Distortion of Capital Market and Overcapacity:Evidence from Micro Enterprises
时磊;
摘要(Abstract):
经济高速增长与产能严重过剩相伴随是中国经济近年来的显著特征之一。使用微观企业数据检验资本市场扭曲与企业产能过剩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债务杠杆主要获取方式的长期债务和商业信用对企业产能过剩程度具有稳健且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资本市场扭曲的主要表现"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可能存在着加剧产能过剩的效应;资本市场扭曲通过商业信用的"所有制传递机制"和"规模传递机制"纠偏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产能过剩效应。由此得出结论,资本市场扭曲及其纠偏可能是导致企业产能过剩程度严重的原因,资本市场扭曲虽然可以由商业信用渠道纠偏措施改善其要素配置效率,但这种诱发的纠偏效应具有高昂的社会成本。据此提出在合适时机逐渐改善要素市场扭曲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KeyWords): 资本市场扭曲;纠偏效应;产能过剩
基金项目(Founda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模仿到创新: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改革研究”(12YJC7901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Authors): 时磊;
DOI: 10.19337/j.cnki.34-1093/f.2013.05.001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鲍莫尔.2004.资本主义增长奇迹:自由市场创新机器[M].北京:中信出版社:124.
- 耿强,江飞涛,傅坦.2011.政策性补贴、产能过剩与中国的经济波动:引入产能利用率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5):27-36.
- 黄益平,陶坤玉.2011.中国外部失衡的原因与对策:要素市场扭曲的角色[J].新金融(6):7-13.
- 江飞涛,曹建海.2009.市场失灵还是体制扭曲:重复建设形成机理研究中的争论、缺陷与新进展[J].中国工业经济(1):53-64.
- 江飞涛,李晓萍.2010.直接干预市场与限制竞争:中国产业政策的取向与根本缺陷[J].中国工业经济(9):26-36.
- 林毅夫.2007.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J].经济研究(1):126-131.
- 林毅夫,巫和懋,邢亦青.201.“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J].经济研究(10):4-19.
- 陆铭,陈钊,严冀.2004.收益递增、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的分割[J].经济研究(1):54-63.
- 潘英丽.2011.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双重战略风险与财富幻觉[J].探索与争鸣(3):45-50.
- 皮建才.2008.中国地方重复建设的内在机制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4):61-64.
- 田伟.2007.考虑地方政府因素的企业决策模型:基于企业微观视角的中国宏观经济现象解读[J].管理世界(5):16-23.
- 银温泉,才婉茹.2001.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J].经济研究(5):3-13.
- 袁江,张成思.2009.强制性技术变迁、不平衡增长与中国经济周期模型[J].经济研究(12):17-29.
- 张杰,张成思.2011.银行歧视、商业信用与企业发展[R].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工作论文:1-28.
- 张杰,周晓艳,李勇.2011.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中国企业R&D[J].经济研究(8):78-91.
- 张维迎,马捷.1999.恶性竞争的产权基础[J].经济研究(6):11-20.
- 张晔,刘志彪.2005.产业趋同:地方官员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6):62-67.
- 周劲.2007.产能过剩的概念、判断指标及其在部分行业测算中的应用[J].宏观经济研究(9):33-39.
- 周黎安.2004.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6):33-40.
- 周黎安.2007.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7):36-50.
- BARHAM B,WARE R.1993.A sequential entry model with strategic use of excess capacity[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6(2):286-298.